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天津“動真格”見實效

2016-06-14 10:10: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晉):2016年一季度,天津市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542億元,同比增長30.3%,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為什麼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天津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還能有如此高的增速,渠道如此通暢?是什麼原因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當中的主力軍——中小微企業破解了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呢?

  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也是實現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目標的重要力量。但對大多數的初創型、成長型小微企業來説,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制約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為解決這一難題,從2015年1月1日起,天津市政府推行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為不少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長孫靜雲介紹説:“2015年,天津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無論是資金規模,還是補償力度和受益範圍都是全國最大,經過一年多探索實踐,效果顯著,2015年新增信貸資金3438億,在天津歷史上,這是信貸增長最多一年,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此前,天津市一項調查統計顯示,全市營業收入5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只有四分之一能夠得到貸款支持,其主要原因是小微企業抵押物少、信用程度難以衡量等,隨著風險補償機制的推行,天津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局被打開了缺口。孫靜雲説:“大家都説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難題,風險補償機制中的後補償機制,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了抵押品不足的問題。另外,政府梳理出企業名單,交到金融機構手裏,解決了信息不對稱。”

  據了解,作為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核心內容,天津市籌集60億元財政資金,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放貸形成的壞賬損失,給予50%的補償,對風險“兜底”,以調動金融機構放款的積極性,某種程度上,也讓金融機構成為了直接受益者。中國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劉東海認為:“這些政策,給銀行消除了很多的顧慮,也帶來了機遇。即使沒有60億(政府補償金),我們也會走這一步。過去大項目多,中長期貸款多,進出口貿易量大,現在來看這幾個方面貸款都在下降,我們自己本身必須調整,實際來看(加大小微貸款)效果很明顯,儘管國家經濟深度調整,GDP增速降下來,我們仍然保持了利潤的增長。”

  從中小微企業端的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天津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達30%以上,融資成本下降了0.64 個百分點,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節約了 42.5億,對天津中小微企業來説,貸款程式的更加簡便,速度大為提升,可以説,“風險補償”創造了天津中小微企業“最好的創業時代”。中國銀行天津分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劉揚介紹説:“關於中小微企業的審批,分行有單獨的審批部門,一定金額以下中小企業需求提交到這個部門審批,集審批、核實和發放一體,放貸效率有保障,審貸通過率方面,從今年看90%都能通過。通過我們的調查了解,了解實質性的信息,爭取解決真正存在融資難的企業的問題。”

  此外,為使財政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天津對補償金的適用範圍、貸款用途、損失與補償做了詳細規定,防止故意“騙補”等投機行為,讓中小微企業真正獲益。可以説,風險補償機制的作用絕不僅僅是政府“掏60億元為小微企業買單”,而是通過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推動機制建設,收到“一招棋勝,滿盤皆活”的效果。劉東海行長説:“從政府來講,風險補償機制至少幫小微邁出這一步,另外推這個政策的時候,天津市結合了自貿區建設、行政改革的推進,銀行徵信系統的採集也會逐步完善。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政策能夠堅持完善,相應的在機制建設上推進,只要把政策堅持下去,不斷完善,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題,地方政府要有作為,且大有可為。天津的經驗告訴我們,政府與銀行的聯動,特別是政府強力推動,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金鑰匙”。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