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奧蘭多槍擊案帶給美國的變與不變

2016-06-14 07:09:19|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淩晨槍聲驟起,哭叫聲一片,上百人死傷,血流成河……美國著名休閒觀光城市奧蘭多以這種血腥的方式進入全球媒體的頭條,這家名為“脈動”的夜總會則以其最不願意看到的悲劇方式“名動全球”。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槍擊事件,也是美國本土自“9·11”以來遭受的最嚴重的恐怖襲擊。

  奧蘭多槍擊案是非同尋常的刑事案件,其規模、其殘酷、其血腥帶給美國人和美國政治的衝擊波,不亞於一個迷你型“9·11”。生命的逝去讓人無限感傷,全世界有同情心的人們都感同身受。慘劇已然發生,全球輿論都在探究,這一迷你版“9·11”發生的根源以及它給美國帶來哪些影響。筆者看來,大致可分為變與不變兩大類。

  美國人圍繞控槍的大辯論再度展開

  不變之一,美國人圍繞控槍的大辯論再度展開,但結果依舊為維持現狀。

  午夜過後,槍手奧馬爾·馬丁把自己的廂式貨車停在了夜總會停車場,然後大搖大擺地拿著AR-15突擊步槍、手槍和大量彈藥走進夜總會,然後肆無忌憚地掃射…… 人們不禁要問,奧馬爾就能這麼輕鬆搞到大量槍支彈藥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美國的槍支文化。奧馬爾的AR-15步槍和另一把手槍,都是通過正規合法途徑獲得,前者售價不足700美元。

  在此次槍擊案發生的佛羅裏達州,想擁有一把衝鋒槍、獵槍或手槍的居民並不需要獲得許可證,只需填一張身份信息的表格、交8美元做背景調查即可。而且,地下黑市對購槍者不做任何背景調查,使得槍支暴力問題更加凸顯。截至2012年,美國40%的槍支買賣經地下黑市或網絡非法銷售。放眼全美,大約有超過500萬支AR-15散落在民間。

  年年説控槍,月月有槍擊。據統計,2015年美國發生各類槍擊案件超過5萬起,造成1.3萬多人死亡,2.6萬多人受傷。就在此事件發生之前一天,美國“好聲音”一位女歌手被槍殺。

  控槍一直是美國的老大難,其中包含著歷史之爭、黨派之爭和利益之爭,奧巴馬總統曾經為此灑熱淚也無濟於事。

  從法理上説,擁槍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提“禁槍”就不可避免提到修憲,而修憲難如登天。

  從現實來説,美國有3億多人口,私槍保有量逾3億支。任何有關槍的提案,都關涉幾乎所有美國人的利益。更何況,歷史悠久的“全國步槍協會”擁有400萬會員,是左右美國總統選舉和各種議會選舉的重要力量,誰也不敢得罪,更不用提槍支生産商的幕後力量了。

  從政治上來説,民主、共和兩黨在此問題上立場分化嚴重。民主黨人普遍支持對槍支實行更嚴格管理,但共和黨一般是説不。2013年4月,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奧巴馬政府提出的包含審查所有購槍者背景內容的控槍法案。

  所以,控槍的大討論在美國必將持續一段時間,但不會有下文。《今日美國報》説,也不知關於控槍的辯論真的能改變什麼?

  不變之二,美國的反恐戰略依然走在越反越恐的軌道上,看不到光明前路。

  美國人要反思其反恐戰略

  如何給奧蘭多悲劇定性,是恐怖襲擊還是刑事案件,美國當局極為慎重,截至發稿時尚未公開宣佈。從種種跡象來看,這很可能是“獨狼式”恐怖襲擊。

  從媒體挖掘出來的情況看,29歲的奧馬爾是阿富汗移民二代,在行兇前曾打911報警電話,聲稱效忠“伊斯蘭國”。“伊斯蘭國”稍後認領了此案。不過,美國官員稱尚無直接證據表明該極端組織與槍擊事件有關聯,也沒有他接受訓練或接到任何指令的信息。

  毫無疑問,恐怖主義是全球有良知的人的公敵,奧蘭多悲劇中的“獨狼”也不例外。但是,美國人要反思其反恐戰略。

  15年前,遭受“9·11”恐怖襲擊的美國,曾得到全世界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十多年來,美國借反恐之名,行霸權之實。這導致全球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的蔓延,客觀上造成了“基地”組織的全球碎片化、全球恐怖主義的“網絡化”以及“獨狼式”恐怖襲擊形態的興起。而且,歐美自己也淪為“本土式”和“獨狼式”恐怖襲擊的受害者。

  15年前,美國打響了以反恐為名的阿富汗戰爭,阿富汗至今還是硝煙不斷,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5年後的今天,一個阿富汗裔美國人通過製造駭人聽聞的慘劇方式,給美國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越反越恐課。儘管如此,以維持世界霸權為外交首要目標的美國,不會輕易放棄既定方針,它也很難走出越反越恐的怪圈。

  槍擊案會持續發酵並影響美國大選

  當硝煙散盡,血跡擦乾,美國依然是槍照放,日子照舊,全球四處出擊當“老大”。那麼,變的是什麼呢?

  其一,變的是美國大選選情。美國諸多輿論認為,奧蘭多槍擊案引發美國公眾對移民、反恐和控槍等話題的強烈關注,美國大選走向必將發生嬗變。從短期看,“大嘴”特朗普會從中受益不少。

  槍擊案發生幾小時後,特朗普搶在民主黨對手希拉裏前發聲,在“推特”上猛批奧巴馬“軟弱”。他聲稱早就預測美國本土會遭到恐怖攻擊,“奧蘭多發生的事情只是開端。我們的領導層軟弱無能”。

  特朗普已經不失時機地説,他的限制穆斯林入境的觀點是正確的。他指責希拉裏説,如果希拉裏不譴責宗教極端主義,就該退選。希拉裏則強調控槍,説美國街頭不應有“戰爭武器”存在。她還表示自己與同性戀群體站在一起。

  很明顯,槍擊案會持續發酵並主導選情。昆尼皮亞克大學一項民調顯示,雖然選民認為希拉裏在處理國際危機上比特朗普更有經驗,但在應對“伊斯蘭國”威脅上,選民認為特朗普更有能力。另有一些輿論認為,事件會讓美國人排外情緒加重,這無疑對特朗普有利。

  事實上,特朗普一貫是“亂中取勝”的主,越亂對其選情越有利。

  其二,變的是美國人的心態,美國社會的撕裂在加深,底層民眾的憤怒在加重。

  表面上,美國是一個崇尚多元的移民國家,但深層次裏,美國社會種族、價值觀藩籬很多,難以彌合的傷痕不少,針對少數族裔、“同性戀”等少數群體的犯罪頻現。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美國社會前1%的富裕家庭中,超過96%是白人家庭。這樣惡化的收入不平等和財富不平等共同造成了機會不平等的惡性循環。美國少數族裔和移民群體仍然沒有得到平等的機會,尤其在教育、就業等方面,造成這些群體難以融入主流社會,對美國的疏離感升高。

  兇手奧馬爾雖然法律上是美國人,但其移民後裔的烙印明顯。奧蘭多悲劇發生後,美國社會民怨會四起,如何對待移民,如何對待“同性戀”群體,美國社會的對立會進一步加深。

  可以預料的是,奧蘭多悲劇帶給美國人的創傷不會是暫時的,其衝擊波還將擴散。然而,“跛腿”的奧巴馬既無心戀戰也無能為力,難題將扔給後繼者。(向腸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