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發佈 北京墊底
原標題:《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青島第一 北京墊底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4日訊(記者 楊忠陽)中國科學院14日在北京發佈《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青島、昆明、三亞、大連、威海、蘇州、珠海、廈門、深圳、重慶宜居指數排名全國40個被調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廣州宜居指數分別為56.24分和56.78分,分別位居倒數第一名和第二名。
《報告》負責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張文忠介紹,他的研究團隊選取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全國40個城市,開展了新一輪全國宜居城市問卷調查,重點分析了中國宜居城市指數綜合評價結果和分維度評價結果。
結果顯示,中國城市宜居指數整體不高。40個代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高水準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數平均值僅為59.92分,中位數為59.83分,均低於60分的居民基本認可值,反映出中國和諧宜居城市建設道路還很漫長。
根據評價結果,中國城市宜居指數評價最高的五座城市為青島、昆明、三亞、大連和威海。其中,青島市城市的綜合宜居性評價最高,位居全國第一位;昆明具備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和特色的社會文化環境,位居第二位;三亞市以空氣環境健康取勝,位居第三位;大連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環境宜人性上表現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環境舒適性和宜人性優勢明顯,位居全國第五位。
同時,中國城市宜居指數評價最低的五座城市為南昌、太原、哈爾濱、廣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數第一位,離居民認可度尚有較大差距。此外,鄭州、南寧、呼和浩特、拉薩和銀川宜居指數也相對較低。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本次《報告》評價指標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務設施方便性、自然環境宜人性、社會人文環境舒適性、交通便捷性和環境健康性等6大維度和29個具體評價指標。
研究表明,居民評價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務設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環境舒適度;然後是社會人文環境舒適性;而城市安全性評價得分最低,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約最為明顯;環境健康性評價得分次低,為58.23分,並以霧霾污染要素評價最低,僅為56.4分;交通便捷性評價也相對較低,為58.59分,停車便利性和交通運行通暢性是居民不滿意的癥結所在。
“城市安全性、環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為當前制約中國宜居城市建設的‘三大’短板。”不過,張文忠同時解釋,“在29個具體評價指標上,儘管房價與宜居城市有直接關係,但我們特意回避了房價這一評價指標,這主要是為了避免評價結果被房地産商用來炒作。”
《報告》還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數之所以倒數第一,主要受制于環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對自然環境的認可度三大維度瓶頸制約。其中,環境健康性維度成為北京宜居城市建設的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