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建黨95週年特稿:韆鞦偉業的科學指南

2016-06-17 09:57:35|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瑞芳

  95年前,當中國共産黨人鄭重地把馬克思主義寫在黨的旗幟上時,列強欺淩、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生凋敝,中華民族正處在風雨如磐、長夜難眠的困苦深淵。

  95年後的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已是昂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圓夢民族復興。

  從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彪炳韆鞦的偉業,中國共産黨何以成就?

  撫今追昔,鑒往知來,答案自明: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由科學理論孕育催生、用科學理論武裝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是這個政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中華民族開闢了一條偉大復興之路。

  鑄就救國救民之魂:“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産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1945年4月23日,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毛澤東致開幕詞,他開宗明義地説:“中國之命運有兩種:一種是有人已經寫了書的;我們這個大會是代表另一種中國之命運,我們也要寫一本書出來。”

  這兩本書,一本是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號稱中國的命運完全寄託于中國國民黨;一本是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向四萬萬同胞指明瞭中國之另一種命運,那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設一個光明的新中國。

  道路決定命運,理論指引道路。

  1848年《共産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無産階級政黨有了自己的學説基礎。彼時,曾經是富饒東方代名詞的中國,卻處於國破山河碎的屈辱衰敗境地。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千千萬萬志士仁人不懈追問探求:中國向何處去?

  各種“主義”登場了: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但因為它們都不觸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根基而不能最終完成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鎩羽而歸。

  無産階級的解放鬥爭學説,卻喚醒和震撼了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革命戰友。中國共産黨正是其中的一員。

  革命理論指導革命實踐。只有徹底認清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才能徹底承擔起實現救亡圖存、民族獨立的歷史使命。

  黨的二大制定了近代史上中國第一個偉大的、徹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和“漸次達到一個共産主義的社會”的最高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瞭革命鬥爭和建設的方向。

  在隨後的革命實踐中,《〈共産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産黨》《新民主主義論》等精彩篇章,如平地驚雷、空谷回音,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完整理論,對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作出系統而清晰的説明,為未來建設的新中國描繪出一幅完整的宏偉藍圖。

  民眾心明眼亮,跟共産黨走!連攻擊共産黨沒有自己理論的反動文人也不得不承認,自從讀到《新民主主義論》,“我對於毛澤東,從此遂把他作共産黨理論家看待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掌握並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歷史證明: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如太陽升起在東方,光芒四射;就如大地孕育著萬物,生機勃勃。

  歷史也證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夯實國家富強之基:“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38年前,中國大地上發生了兩件事情,震撼了人們的心靈。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而在半年後的一個冬日,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成就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在這兩個事件的背後,是當時中國與世界的巨大差距: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低於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國的1/30,科技落後於發達國家40年。

  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中國人民的命運由誰來決定?歷史又一次將中國共産黨推到了抉擇的路口。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

  鄧小平非常務實地把思想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聯繫起來考慮,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中國人民走上了一條改革開放的富裕之路。

  東方風來滿眼春,春天的故事在中華大地傳唱。

  由此,中國改革開放一路高歌猛進:以年均超過10%的經濟增長速度,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

  該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成就?

  “中國道路”“中國經驗”……引發世界的普遍關注和深入思考。《紐約時報》評論:“西方最好還是研究一下中國戲劇般崛起背後的理念。”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産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經典論述,為我們解碼中國崛起背後的“理念”提供了遵循。用廣闊的歷史眼光來審視,從改革開放的實踐進程中去觀照,我們看到:

  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使黨在改革開放中彰顯出巨大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實踐勇氣,促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

  這是取得中國奇跡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堅定理論自信的基石所在。

  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

  “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執政黨建設永遠在路上。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鞭辟入裏的闡述折射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情懷。

  正是弄清楚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國才在30多年的時間裏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巨大成就;正是深化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中國共産黨才由一葉扁舟成長為巍巍巨輪;正是指明瞭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才能不欠子孫賬,成果由人民持續共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中國改革開放實踐中證明了自己的真理性。

  開拓民族復興之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不同的時代,會面臨不同的問題,需要迎接不同的挑戰。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時,中國的發展又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距離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僅剩緊要的幾年。

  在新起點上,以什麼樣的理論引領,才能將中華民族帶入偉大復興?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舉旗定向,佈局謀篇,堅持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了一系列邏輯嚴密的重大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為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發展路徑,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為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規劃戰略佈局,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每一個“全面”都深謀遠慮;

  為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為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領導核心,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補足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用鐵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為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強調要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站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我們堅持自己的指導思想,走自己的路,無比自信。

  這自信源於中國共産黨與生俱來的理論品格,源於中國共産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能力,源於中國共産黨始終為了人民的理論發展動力。正是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才註定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我們會書寫出更加輝煌的新篇章。(薄潔萍 曹建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