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復興的根本保障—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五週年特稿之三

2016-06-17 10:25:17|來源:光明網|編輯:谷士欣

  【輝煌95年】

  走向復興的根本保障

  ——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五週年特稿之三

  95年,長路漫漫。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不斷摸索,不懈努力,開闢了一條中國道路,發展了一套中國理論,建構了一種中國制度。

  中國制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95年的苦難輝煌,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縱觀歷史,它前所未見;橫覽世界,它迥然不同;身處當下,它展現強大優勢;預見未來,它蘊藏無限潛能。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中國制度充滿信心,中國制度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保障。

  從膜拜到自信,中國制度是歷史之必然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20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擁有成熟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列強,攜經濟之榮、國力之盛,用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國門。國是喪失,精神破産,人心迷亂。炮聲隆隆,震醒了一部分先覺的中國人。他們開始在殘垣斷壁上重建國家,更在精神廢墟裏尋找出路。

  破易立難。

  膜拜西方文明,照搬西方制度,無法解決中國的問題。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全盤西化;無論是企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維新變法、清末新政,還是嘗試推動“民主共和制”的憲政救國、辛亥革命……這些努力均告失敗。

  失敗並非沒有意義。這是中國人決定自己命運的試錯過程,沒有頭撞南墻的血淚教訓,也就不會産生後來的道路之爭、制度之辯、理論之思,更不會有今天的道路選擇、制度堅持、理論自信。

  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折戟,為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預留了坐席,中國共産黨隨之誕生,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中國社會制度的發展也獲得了新的方向。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鬥爭中,進行了最初的制度實踐。

  1949年1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説:“如果完成了全國革命的任務,這是鏟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這個任務要幾十年工夫。”具象地説,“鏟地基”就是剷除舊中國的封建制度、官僚資本主義制度;“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國的新制度。

  新中國需要哪種新制度?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確立了包括三大政治制度: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國家的制度基礎和根本政治前提。

  膜拜蘇聯,照搬“蘇聯模式”,在中國,同樣是死衚同。

  這一點,毛澤東看得很清楚,他説:“建國之初,沒有辦法,搬蘇聯的,這有一部分真理,但也不是全部真理……蘇聯的經驗只能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不從之。”

  初期社會主義建設漸入低谷,十年浩劫更讓國民經濟陷入崩潰,在國家命運瀕臨絕境之時,中國道路的歷史拐點和中國共産黨的改革願望同時出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道路、建自己制度、創自己理論的開端。

  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改革的實質,在於既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又從中國國情出發,結合實踐對各種具體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

  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之必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從貧窮落後到富強文明,中國制度展現巨大優勢

  600多年前,把自製火器綁在椅子上那一刻,“航天第一人”萬戶不會想到,中國人不僅能實現“飛天夢”,還將擁有自己的宇宙空間站;

  100多年前,當京張鐵路傳來第一聲汽笛,詹天佑不會想到,今天的中國鐵路,以超過300公里的時速進入“追風時代”,高鐵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

  短短幾十年,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社會主義中國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到讓7億多人口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逾70%;“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龍”入海,中國奇跡讓世人驚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變了中國人的面貌,創造了中國奇跡。這是我們制度自信的事實根據。如果説過去我們的制度自信主要還是推導性的,那麼現在越來越有了客觀依據。”已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杭生曾這樣説。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