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開展教育合作為“一帶一路”培養人才

2016-06-18 18:24:33|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石家莊6月18日電(記者任麗穎)“目前在塞爾維亞,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現出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興趣。為了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我們學校開設了漢語及中國文化課程。有了互聯網,中國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國家。”來自塞爾維亞梅特加侖德大學國際合作中心的副主任安娜説。

  在17日舉行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高等教育與就業論壇”上,河北經貿大學中東歐國家商務研修學院以及華北理工大學匈牙利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得到中東歐國家的積極響應。地處歐亞大陸接合部的中東歐地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板塊,在“一帶一路”60多個沿線國家中,中東歐國家佔約四分之一,這些國家的港口設施、鐵路交通是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娜熟練地列舉了一些項目: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個大橋項目——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山東高速承建的位於泛歐11號走廊的E763高速公路項目、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科斯托拉茨電站項目以及匈塞鐵路等。

  “這給塞爾維亞的青年們帶來了很好的就業機會,而我們和中國大學合作的商務研修學院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安娜説。

  記者在論壇現場發現,數十位來自中東歐國家高校的負責人都在積極地為自己“代言”的學校與中國高校進行對接。

  明年即將迎來建校650週年的匈牙利佩奇大學校長伊斯塔萬表示,2014年佩奇大學與華北理工大學合作成立了中醫孔子學院。“中醫進入匈牙利已有近30年,目前在匈牙利的發展呈現出越來越好的態勢。兩國間高校在合作的同時,也滿足了匈牙利西南部地區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

  除了“走出去”為海外當地高校培養更多的雙語商務人才,目前不少國內高校也成立了專門研究中東歐國家的研究中心。

  作為河北地質大學捷克研究中心負責人的王鳳鳴告訴記者:“我們與捷克奧斯特拉法大學合作成立捷克研究中心,是希望以此為平臺加強兩個國家青年間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也為我國在中東歐的發展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有75名來自河北外國語學院的在校生擔任外國代表團的翻譯工作。

  “這些在校生是2015年選派到中東歐9所合作大學學習中東歐語言的優秀學生。回國後,經過專門的外事禮儀培訓,他們達到了作為本次國際性會議翻譯的水準,這無疑是國內與中東歐高等教育合作以來最直接可見的成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