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外媒稱印尼不願在南海與中國直接對抗:更重視經貿關係

2016-06-20 13:13:23|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原標題:外媒稱印尼不願在南海與中國直接對抗:更重視經貿關係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道 印尼《雅加達郵報》網站6月17日刊發題為《對中國熟視無睹:印尼的南中國海政策》的署名文章,作者印尼馬蒂納斯學院執行董事皮埃爾·馬蒂納斯在文章中稱,儘管在印尼專屬經濟區及納土納群島附近衝突頻發,印尼將繼續堅守不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對中國進行任何形式的挑釁,或與之直接對抗的原則。

  文章稱,這基於印尼外交政策的六點考慮。

  首先,經濟外交是印尼外交政策的重點。在總統佐科·維多多的領導下,比起自負地維護領土主權,印尼始終更重視本國的商業利益、外國直接投資,以及未來的基礎設施援助項目。

  雅加達明白,中國是亞洲地區的主要經濟增長引擎。同樣,北京也承認印尼在東南亞的經濟中心地位以及在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經濟論壇上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如今,印尼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增長強勁,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印尼投資同比增長400%。北京的“紅包”經濟外交讓各國沉浸在經濟增長的“節日氣氛”中,並且還向本地區諸如印尼等尚未與西方結盟的獨立國家提供獎勵。

  其次,印尼的外交政策重點向對本地區有實際重要影響的大國傾斜。

  文章稱,印尼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之所以逐步靠攏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就是因為北京一再證明,其“一帶一路”戰略不僅獲得國內的政治支持,還擁有充足的財政資源。

  雖然華盛頓一再談論其重返亞太政策,但其承諾往往言過其實。在經濟上,將該地區的主要經濟增長引擎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地區貿易安排意義不大。在軍事上,美國和澳大利亞堅持主張在有爭議海域採取挑釁性的“航行自由”行動,絲毫無益於地區穩定。

  雖然中國的宏偉設計不完善也不完整,卻是此間唯一值得關注的遊戲。

  第三,印尼的外交政策“先例”損害了其在批評中國方面的道德立場。涉及中國海警和印尼邊遠島嶼的事件,與澳大利亞持續不斷的單邊和軍事主導下的行動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文章稱,美國和澳大利亞軍艦過去多次“突然來訪”刺激了雅加達,因為這些訪問濫用“國際水域航行自由”的豪言壯語,無視印尼劃定的海道和毗連海域。

  同樣,印尼也沒有任何道德立場可以譴責中國在東中國海劃設防空識別區,因為澳大利亞也單方面宣佈了一個從其海岸向外延伸1000海裏的海上識別區,從而吞噬了印度尼西亞的三分之二領海。

  第四,印尼的外交政策秉承所謂“獨立和積極的”原則。雅加達靈活的對衝策略使之打消了與西方建立牢固聯盟的念頭,使之不願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或加劇與中國的關係緊張,從而為外部力量進入本地區創造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印尼既謀求加入美國主導的TPP,又加入了中國主導建立的亞投行;既歡迎中國的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又歡迎美國對其在海上力量方面的援助。印尼在南中國海對中國的“熟視無睹”政策恰恰詮釋了其外交政策的以上原則。

  第五,印尼的外交政策雖然拒絕中國在東南亞的軍事野心,卻歡迎中國通過機構建設來參與本地區事務。目前,通過亞投行、“一帶一路”和絲路基金,以及諸多北京在其中有著不斷增強的影響力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一個潛在的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正在浮現。

  最後,印尼的外交政策並未將中國視為明顯的安全威脅。雅加達把納土納群島事件説成是漁業問題,稱其為經濟上的“海上資源之爭”,而非政治上的“領土主權糾紛”,意在淡化這一事件。

  文章稱,西方國家對南中國海地區的挑釁性干預或將引發衝突,從而給本地區造成負擔。印尼從中既得不到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與此同時,西方國家萬萬不可一味鼓吹“中國威脅論”,就是因為它們太窮,所以沒能打敗中國的“紅包”外交;也因為它們太不上心,所以無法智取中國的“一帶一路”外交攻勢。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