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空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國際研討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2016-06-20 18:33:4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嚴、郭燕 特約記者 邱學雷):第十三屆空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國際研討會20日在北京舉行,這是此類研討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10余個國家的航空航天機構官員、學者,圍繞空間人工智能發展現狀、未來思路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討。

  在當天的論壇上,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表示,空間機器人在航天在軌服務、空間探索、深空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空間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航天可持續發展,促進技術領域創新、法律政策完善和國際合作的開展,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等方面需求。田玉龍透露,中國國家航天局已經制訂了未來的空間機器人發展路線圖。未來,我國將在空間在軌服務機器人、月球與深空探測機器人、空間環境治理機器人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共性和專業關鍵技術攻關,使我國空間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近年來,在空間站建設、在軌維護、空間碎片清除、月球/火星/小行星探測、空間太陽能電站等需求牽引下,我國空間機器人及空間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在空間在軌服務、空間裝配與製造、月球與深空探測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嫦娥三號成功實現了“玉兔”號月球車對月面的探測任務,火星表面巡視探測器機器人已積極開展研製,一系列航天器在軌加注關鍵技術獲得了突破。

  對此,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宏 教授表示,雖然我國在空間機械臂領域的研究晚于歐美等地區與國家,但是我國的發展速度很快。就空間機械臂來説,我國的水準目前處在世界的前列。他還表示,以往空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國際研討會都是在國外舉行,正是由於我國在該領域迅猛的發展速度,以及取得的不俗成績,才使得今年的研討會選在中國舉辦,這恰恰説明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世界先進行列。

  據了解,目前,在空間機器人及空間人工智能領域我國已經和三十多個國家簽署了100多項合作協議,未來,我國還將與相關國家在項目與商業等方面開展多種層次、多種方式的合作。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同時也坦言,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與歐美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就為我國在該研究領域尋求創新性和獨創性概念與技術的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代表分別就行星探測機器人、協調操作機器人、空間導航、空間機械手設計、在軌服務技術、行星表面地形評估、行星表面路徑規劃、空間作業調度、探測機器人機構設計等議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空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國際研討會是國際上空間人工智能領域的著名會議。本次會議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承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