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拉近中波兩國人民的距離
左起:趙剛,易麗君,林洪亮,李怡楠(圖由被採訪者提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吳俁):“翻了一遍又一遍,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希望把它翻好。”三十多年過去了,82歲的易麗君教授談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波蘭翻譯《先人祭》第四部的時候,依然熱情高漲。《先人祭》是波蘭偉大詩人亞當•米次凱維奇的傳世名作,在她看來,其中最富有文學價值的就是第四部。
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在1968年1月,華沙民族劇院重新上演《先人祭》,轟動了華沙,場場座無虛席,隨後,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其中也包括中國總理周恩來。據易麗君教授回憶,有一次周總理在一個會議上問,這個《先人祭》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但在場的大使誰也沒讀過這本書。當時周總理就説那應該翻出來看看。當時還非常年輕的易麗君就自告奮勇要求翻譯《先人祭》。經過十年的翻譯,《先人祭》終於得以出版,反響非常好,很快就銷售一空,當時社科院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何其芳稱這本書為第一隻報春的燕子,稱這本書“寫得好,譯得好,出得好”。
林洪亮老先生既是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的研究員,更是一名響噹噹的翻譯家,2000年和易麗君教授一起獲得波蘭總統頒發的“十字騎士勳章”。當年在華沙留學時,他對波蘭現實主義文學讚譽有加。在他看來,波蘭實現主義文學可以和歐美,特別是歐洲一些文學大國的文學相媲美,因為在這個時期,波蘭出了不少享譽世界的作家,比如説顯克維奇、普魯斯、奧熱什科娃、科諾普尼茨卡等。林洪亮先生翻譯的《十字軍騎士》第三版,在短短五年之內,被印刷了七次,而他于1983年翻譯的波蘭名著《你往何處去》二十年間推出了七版,應該説是東歐文學在中國出版次數最多的一本書。
當波蘭的《先人祭》、《十字軍騎士》、《你往何處去》在中國廣受歡迎的時候,《論語》及孔子思想在更早的時候就被不少波蘭人所熟知。前波蘭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賽爾維斯特•沙法什在回憶最初接觸中國文化的時候,談到他對《論語》的喜愛和認可。據他説,當時完全是機緣巧合讓他碰到一本非常古老的《論語》,於是他開始閱讀它,漸漸地被它吸引,不斷地看下去。當時他就在想:為什麼孔子和他的學生在2500多年前寫的東西至今仍然適用。更讓他感到驚奇的是,裏面所講的並不僅僅適用於中國近五千年的文明,適用於中國社會,甚至對整個社會,所有人類文明,所有民族,包括波蘭民族來説,都是適用的。
中國古老的哲學智慧對千里之外的波蘭人也影響頗深。皮特•何達克是一名公司職員,他非常喜歡中國及中國文化。他還自發創辦了一個名為“中國,我喜歡”的網站,並擁有大量和他志同道合的粉絲。在他眼中,最著名的中國經典作品是被譽為“兵學聖典”的《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