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外媒:中方警告日本勿渲染"中國軍事威脅"

2016-06-21 10:35:07|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外媒:中方警告日本勿渲染"中國軍事威脅"

  資料圖:南海

  原標題:外媒:中方警告日本勿渲染"中國軍事威脅"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17日在會見日本訪華代表團時指出,日本在各種國際場合對東海、南海等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指手畫腳,渲染“中國軍事威脅”,這不僅損害中日關係,也影響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18日報道,根據中國國防部網站發佈的消息,常萬全17日在八一大樓會見由日本陸上自衛隊前參謀長火箱芳文率領的日本“中國政經懇談會”訪華代表團時發表了上述談話。

  常萬全説,由於歷史原因,日本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特別是新安保法案的實施,遭到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質疑。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軍艦沒有“侵入”日本領海,中國軍艦通過吐噶喇海峽係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用於國際航行的領海海峽行使過境通行權。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和有關國際實踐,在用於國際航行的領海海峽內,所有船舶享有過境通行權,無需向沿海國提前通報。

  日本媒體引述日本防衛省消息稱,中國一艘“東調”級情報收集船日前駛入沖繩縣北大東島以北海域。

  另據中國軍網報道,應越方要求,中國海軍17日派出四艘艦艇前往北部灣海域,協助搜救失事的越南一架空軍飛機、一架海警飛機和機組人員。

  據日本《朝日新聞》6月20日報道,中國軍艦15日進入日本領海,通過屋久島南部的吐噶喇海峽,中國以該海峽“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各國艦船享有過境通行權”為由,主張行動是正當的。

  大阪大學教授真山全認為,中國可以説開始了對日“航行自由作戰”,最關鍵的是中國對國際海峽的解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國際海峽的規定是,在公海或專屬經濟區的一個部分和公海或專屬經濟區的另一部分或外國領海之間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這對於海軍行動非常有利,美國對國際海峽的範圍進行了廣泛解釋。可以説,這次中國也與美國作出了同樣的解釋。中國認為,吐噶喇海峽滿足國際海峽的條件。看來中國瞄準了合適的海峽,今後可能會投入飛機和潛艇。

  真山全認為,如果中國將吐噶喇海峽視為國際海峽,日本有必要採取防禦性應對措施,但同時也面臨其應對可能制約美國海軍行動的窘境。中國今後可能像美國那樣開始主張在專屬經濟區內的軍事活動自由。依賴美軍保障安全的日本,如何對中國的法律戰進行令人信服的反擊,值得關注。

  另據共同社6月19日報道,日本政府就中國海軍艦船進入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附近毗連區一事向中方展現強硬姿態,此舉意在明確表示日本將堅決阻止中國軍艦進入尖閣周邊領海,這是“決不能退讓的底線”。

  報道稱,日本政府對中方通過海警船及軍艦反復進入領海積累既成事實抱有危機感,這種狀況下雙方艦船發生偶發性衝突的可能性將增加,中日兩國的當務之急是採取措施以避免危機並緩和緊張關係。

  自尖閣諸島“國有化”以來,中國公務船進入領海成為常態。如今發生了中國軍艦進入毗連區的事件,日方認為此事相當嚴重。

  報道稱,當中國軍艦試圖再次進入尖閣周邊海域時,日方如何應對將成為今後的焦點。政府暗示一旦中國軍艦進入領海,將發佈“海上警備行動”命令並出動自衛隊,但實際能否阻止對方進入領海則難以預計。

  報道稱,如果中國艦船出現不惜動用武器的動向,就可能發展成日中武力衝突這一最糟糕的事態。為了避免偶發性衝突,應加快兩國防衛部門間“海上聯絡機制”的磋商等,日本政府為改善目前的狀況需進行不懈的外交努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