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毒跑道由廢輪胎電纜製成 老闆知有毒不去現場

2016-06-22 05:23:00|來源:京華時報|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毒跑道”原料來自廢輪胎廢電纜

  近一兩年的時間裏,全國多地學校發出“異味跑道、異味操場”的疾呼,我們的孩子深受其苦。記者經過深入調查,揭開了一個震驚黑幕:大量黑窩點藏身河北保定、滄州一帶;廢舊輪胎、廢棄的電纜以及各種説不清來源、説不清品種的橡膠垃圾,經過簡單粉碎、粘合之後,就成為了學校塑膠跑道的主要原料。

  據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廢料垃圾製成“塑膠顆粒”

  按照施工單位的介紹,學校裏新建的塑膠跑道基本都是塑膠顆粒混合膠水之後,鋪設而成的,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但為什麼這些塑膠顆粒鋪設的跑道,會散發出這麼刺鼻的味道呢?這些黑色的塑膠顆粒究竟是什麼製作而成,原料究竟是什麼呢?

  帶著疑問,記者詢問了多家可以進行塑膠跑道施工的施工隊,幾番打聽,一些施工人員私下告訴記者,在河北的保定、滄州一帶,有幾十家生産這種塑膠跑道原料的企業,這些企業常年向當地的施工單位供貨,施工單位承攬當地或者省外的學校操場改造工程項目,大多數的塑膠跑道原料,都是保定、滄州一帶的企業生産的。

  6月15日,記者一行前往河北保定、滄州展開調查。在網上,記者以洽談跑道工程的名義,認識了一位在當地進行塑膠跑道工程施工的施工隊負責人小潘。聽説記者有跑道施工的項目,小潘很熱情地約見了記者。在保定的一個小飯店,寒暄過後,小潘很得意地向記者介紹起了修建塑膠跑道工程的秘密。

  為什麼保定這麼多?對於記者的問題,小潘説:“這邊是白溝,這邊是安新,安新最早就是收廢舊電纜,收完了之後收皮子。然後那邊是文安,出電線電纜,然後這邊主要是幹什麼的?就是回收廢舊的零部件再生。一個這兒,一個河南。”

  小潘是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從事塑膠跑道施工的生意已經有3年多時間,為了攬到記者謊稱的塑膠跑道工程,小潘很神秘地告訴記者,想要掙到錢,關鍵是做塑膠跑道的塑膠原料,就是用廢輪胎、廢電纜打碎之後做出來的,成本很低。

  小潘表示,“好的輪胎和壞的輪胎,膠性什麼的都不一樣。它裏面加碳量多少,是有區別的。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小潘告訴記者,他們承接了河北省內外很多學校跑道的工程。廢輪胎每噸的價格現在是1400-1500元,但為了掙更多的錢,現在施工隊什麼招都會用上,只要便宜,什麼成分的塑膠顆粒都會摻到跑道裏面去,比如廢舊垃圾之類的,粉碎完了放在一起。還有甚至用舊跑道鏟掉,回收,用機器粉碎,二次粉碎造出來的。

  廢棄塑膠桶裝自製膠水

  在學校裏舖設的,給孩子用的透氣型塑膠跑道,真的會像小潘説的那樣,施工單位會用塑膠垃圾當原料嗎?在小潘的帶領下,記者驅車來到距離保定市區70公里以外的一個村莊。一處民宅大門緊閉,正值中午,炎熱的天氣裏,夾雜著濃濃的橡膠和化學膠水的味道,和學校塑膠跑道散發的氣味幾乎一模一樣。走進大門,空氣裏刺鼻的氣味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

  記者再三要求,工廠的工人始終拒絕記者進入廠區。在辦公室裏,記者注意到,在房間的角落裏,擺放著一台電腦,電腦畫面顯示,這是廠區的監控畫面。第一幅畫面上出現了成堆的廢輪胎;第二幅畫面顯示,工人們正在晾曬一些廢棄物;第三幅、第四幅畫面分別顯示的是,切割橡膠的設備,機器後面堆放著已經切割好的顆粒。

  工廠出面接待記者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生産的,就是鋪設學校塑膠跑道最基本原料的黑色塑膠顆粒,鋪設塑膠跑道的必需品——膠水,他們工廠也生産。記者提出想看一看膠水,工廠老闆隨即拎起來一個廢棄的洗衣劑塑膠桶告訴記者,這裡裝的就是鋪設跑道用的所謂膠水。

  黑作坊就是一個大垃圾場

  在調查中,上述私人作坊的工作人員非常警惕,始終不允許記者進入廠區。為了徹底查明這些黑色塑膠顆粒究竟是什麼物質生産出來的,記者繼續以招攬業務的名義,在網上尋找相同的生産窩點。6月15日,滄州一個塑膠跑道施工單位的負責人突然給記者打來電話,他有大量的塑膠顆粒可以供貨。

  6月17日,記者再度來到了河北滄州。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張老闆將記者帶到了距離市區大約20公里外的地方。記者一下車就看到,從馬路旁邊開始,各種散發著臭氣的橡膠垃圾隨處可見。現場氣味刺鼻,記者一行,幾乎就是在垃圾堆裏走路。

  張老闆把記者帶進了一個普通的農村庭院,走進大門,廢棄輪胎、廢棄電纜,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橡膠製品交織在一起,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張老闆告訴記者:就是這些垃圾橡膠製品,打成黑顆粒,就成了跑道最底下的那層配色了。

  在這個庭院裏,記者注意到,這裡佔地上千平方米,一進大門的右側,200多米長的路上,堆滿了黑色橡膠垃圾。記者隨手拿起一塊廢棄的橡膠,張老闆立即走上來講解:“這所有的東西,黑的東西,院裏所有黑的,都能打成顆粒。”

  記者:“這好像是工業橡膠的那種東西。”

  張老闆:“是,所有都是。”

  堆放橡膠垃圾的盡頭,就是黑色顆粒的生産車間,黑乎乎的屋子裏,擺放有一台設備,這臺設備由進料口、刀片和出料口組成,設備的長度大約2米。張老闆告訴記者,這就是生産黑色塑膠顆粒的機器。學校裏塑膠跑道用的塑膠,就是在這裡生産的。

  “扔到槽裏面然後弄一點,打碎了,在這裡面,再打碎了抽上去。從這個管就抽上去了。從這裡面看到了吧,兩層篩子,一振動,把顆粒就篩出來了。用這個的話一平方米能省兩塊錢。”張老闆道出了令人震驚的製作黑幕。

  這樣的一台設備,究竟能夠生産多少塑膠跑道使用的黑色塑膠顆粒呢?這個工廠裏回收橡膠垃圾、加工、銷售黑色塑膠顆粒的,是一個瘦小的當地農民,見到張老闆這樣的熟人,他打開了自己的倉庫。記者看到,這個倉庫大約500平方米,裏面堆滿了已經生産出來的黑色塑膠顆粒,每一袋是25公斤。粗略估算了一下,這個倉庫大約堆放了500袋,也就是有10噸多的黑色塑膠顆粒。

  帶著記者在工廠裏轉悠,張老闆介紹説,目前市場上做塑膠跑道的原料,都是這些由各種橡膠垃圾打成的黑色塑膠顆粒,在學校鋪設塑膠跑道的時候,施工隊會用膠水混合這些黑色的塑膠顆粒,顆粒與膠水的比例,沒有什麼標準,他們施工的時候,憑的都是感覺,膠水添加少了,黏度不夠,添加多了,這些黑色塑膠顆粒就會結成塊。但張老闆告訴記者,現場施工的時候,他基本不去,都是交給工人幹,因為這些黑色的塑膠垃圾和膠水混合在一起,他認為是有毒的。

  黑心産品躲過監管走進操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品質法》第十三條規定,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産安全的工業産品,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産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未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産安全的要求。第二十七條規定,産品要有産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有中文標明的産品名稱、生産廠廠名和廠址;同時,要根據産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産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但是,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這種大量使用在校園內透氣型塑膠跑道的主要原料——黑色塑膠顆粒,既無廠名廠址,也沒有相關使用説明,更沒有對産品品質的檢驗合格證。

  廢舊輪胎是國際上公認的有害垃圾,有著“黑色污染”之稱,對環境會産生嚴重污染。2009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多部委就聯合發佈環境保護部第36號公告,明確將“廢舊輪胎及其切塊”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而廢棄的電纜,更是由多種重金屬構成,即使拋棄在自然環境裏,也是對環境的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然而,這些生産窩點明知這些廢棄物存在有毒成分,卻將它們不加任何處理地做成了所謂的塑膠跑道原料。這些黑心窩點製造的無生産日期、無品質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的“三無”産品,一路躲過監管,走進各個學校的操場。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