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習主席吹響“一帶一路”提速號角

2016-06-23 16:43:13|來源:中國網|編輯:谷士欣

  2013年初秋時節,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首次在國際場合提出與世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戰略構想。

  2016年仲夏時節,習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發表題為《攜手共創絲綢之路新輝煌》的重要演講,吹響了“一帶一路”全面提速向更高水準邁進的號角。

  3年來,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一帶一路”在建設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從夢想走進現實。3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紛紛響應對接,“一帶一路”走向中亞,走向世界,走入人心。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預計,“一帶一路”有望把超過60%的世界人口引向前所未有的凝聚和繁榮。如今,共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同30多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協議。這表明,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廣,“一帶一路”越來越成為一個活躍、實幹的“大群”。

  “一帶一路”早期收穫已非常可觀,在多個方面取得積極成果。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共建46個境外合作區,中國企業累計投資超14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6萬個就業崗位。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順利組建,去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習主席在演講中對這些成果數字信手拈來,他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初步完成規劃和佈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大開放、大合作、大融合,習主席在絲綢之路故地上的演講,向世界發出了“一帶一路”提速推進的號角,意義重大,含義深遠。中國願意與世界一起把握歷史機遇,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一帶一路”向更高水準、更廣闊的空間邁進。

  新階段,新任務,新方法,新途徑。習主席在演講中提出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共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帶一路”多元合作平臺,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領域項目,為“一帶一路”下一階段的推進指明瞭方向與路徑。習主席還提出與世界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和平絲綢之路”的新主張,既高瞻遠矚,又切合實際。

  與各國同行,為世界擔當。“一帶一路”是習主席提出的“大手筆”,展現的是中國“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的胸襟,見證的是中國積極做國際體系建設者、貢獻者的努力。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展現了中國帶動全球格局和秩序發生深刻變革的信心。

  人們注意到,在塞爾維亞,習主席赴鋼鐵廠看中塞産能合作;在波蘭,習主席親自迎接中歐班列的到來;在烏茲別克斯坦,習主席通過視頻連線觀看“一帶一路”標杆式工程——“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正式通車……

  提速號角吹響,揚帆正當遠航。習主席的演講為何贏得現場聽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是因為“一帶一路”惠己達人,弘義融利,深得中亞與世界人民之心。(國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