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林毅夫: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引擎 至少具4方面投資良機

2016-06-23 16:15:36|來源:中新網|編輯:谷士欣

  林毅夫: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引擎 至少具四方面投資良機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劉舒淩 楊喆)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近日接受中新社等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經濟至少具備四方面投資機會,相關結構性改革是“超越凱恩斯主義的舉措”。

  關於如何認識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林毅夫認為,其主因是外部性和週期性的。這也才能解釋為何巴西、印度、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和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等高收入、高表現經濟體在同一時期遭遇到相同的增長減速。

  這位經濟學家分析説,遭受2008年全球金融經濟危機衝擊的美歐等發達國家出於政治的原因難於推行降低工資、減少福利、金融去桿杠、政府減少財政赤字等必要的結構性改革。伴隨國際需求弱化,中國未來的增長只能更多依賴於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在內的國內需求增長。

  林毅夫分析了中國目前具備的機遇。首先,即使鋼鐵等産業出現相對嚴重的産能過剩,傳統勞動密集型加工産業因工資上漲失去比較優勢,中國仍可向中高端産業升級。

  其次,中國在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如地下鐵路、地下管網等投資,還嚴重不足。

  第三,環保領域投資具有很高的社會回報。

  最後,中國城鎮化將不斷推進,也需要大量的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

  林毅夫強調,此四方面投資機會,都不是傳統凱恩斯主義的“挖個洞、補個洞”、建成後不能提高生産率水準的投資,而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超越了凱恩斯主義。

  同時,林毅夫認為,中國具備良好的投資條件和優勢:運用財政政策支持基礎設施投資的空間大;民間儲蓄率高,可通過積極財政政策撬動民間投資;投資需要進口有關技術、設備和原材料,而中國外匯儲備居世界之首;還可通過降低利率和準備金率等增加貨幣供給的政策、支持投資。

  他指出,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進行有效投資,即使出口增長疲軟,中國依靠國內的投資和消費也有條件和能力在“十三五”期間保持年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這樣的中高速增長,也意味著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的引擎,每年為全球貢獻30%以上的增長。(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