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與脊梁-感悟優秀共産黨人的歷史群像與時代光芒
先鋒與脊梁
——感悟優秀共産黨人的歷史群像與時代光芒
■肖裕聲
歷史昭示
●正是由於一代代優秀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光輝形象感召,我們黨才擁有了一個個堅強的戰鬥堡壘,豎起了一面面閃光的旗幟。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最終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來體現。
●中國共産黨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與成就,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共産黨員把為了黨的事業敢於犧牲、敢於擔當的品質,真正浸入到自己的靈魂,融入到自己的生命。
緊跟黨的火紅旗幟,伴著歷史發展的波瀾壯闊,我們黨涌現出一代又一代讓我們永遠敬仰、懷念、追尋、學習的優秀共産黨員群體。他們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康,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披荊斬棘、鞠躬盡瘁,在歷史的天空奏響了一部部盪氣迴腸的英雄樂章,在輝煌史冊上勾畫出一座座光彩照人的集體雕塑。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他們是民族的脊梁。
(一)
歷史進入19世紀下半葉以後,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掉進了水深火熱的泥淖之中,外有列強肆意侵略,內有專制獨裁統治。面對空前的民族危機,中華民族的有識之士開始覺醒。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以嶄新的形象走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央。自此,一大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匯聚在黨的鮮紅旗幟下,他們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抱定了“為革命,雖死不悔”的念頭。
在英烈名譜上,我們看到了“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共産黨員彭湃的名字。彭湃出生於廣東海豐有名的大地主家庭,自幼生活富裕,他自述家況是“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有五十個農民做奴隸。”參加革命後,以救國救民、變革社會為己任的彭湃,把家裏的田契一張一張焚燒殆盡,領導農民同地主階級作鬥爭。1927年10月,他在廣東海陸豐地區領導武裝起義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蘇維埃政權——海豐、陸豐縣蘇維埃政府。
無獨有偶,1920年秋,進步青年夏明翰成為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的第一批學員。因為夏明翰出身豪紳家庭,毛澤東戲稱投身革命的夏明翰“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強多了”。1921年冬,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産黨。1928年,夏明翰被捕入獄。臨刑前,他寫下了那首流芳百世的壯烈詩篇: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彭湃、夏明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出身於富裕家庭,但是卻“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投身於無産階級的革命鬥爭。彭湃、夏明翰只是當時投身革命的眾多共産黨人的一個縮影。回看那烽火連天的歲月,多少人放棄安逸舒適,拋家舍業,冒著生死危險,義無反顧地在黨旗下莊嚴舉起右手,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在那樣風雨飄搖的艱難歲月當中,難道他們看不到前路坎坷、萬般艱險嗎?難道他們沒有家中父老、骨肉親情嗎?那麼,到底是什麼支撐了他們的人生選擇?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剛烈果決、如此奮不顧身?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是簡單的,簡單到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歸結到那面鮮紅的黨旗,那句句鏗鏘的誓言。
正是由於一代代優秀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光輝形象感召,我們黨才擁有了一個個堅強的戰鬥堡壘,豎起了一面面閃光的旗幟。當前,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廣大黨員幹部更需要將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在個人心中牢固樹立,多想一想那些為崇高信仰捨棄一切的革命先烈,多想一想肩上的職責使命,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從意識與號令意識,舍私利而急公義,在改革大考來臨之際毫不猶豫地作出符合黨員身份的正確選擇。
(二)
中國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孕育展開的,這就決定了其複雜性與艱巨性。任何一種事物的發展都是螺旋上升的過程,當革命處於低潮時,是否堅信黨的事業,是否仍然扛起先鋒的旗幟,是檢驗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試金石。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革命轉入低潮。面對敵人的屠刀,革命隊伍裏有的人感到前途渺茫,不辭而別。毛澤東曾經痛心地説:“還是上井岡山的時候,秋收起義以後,我們連打了幾個敗仗。人不斷地跑,連師長都不辭而別了,人心亂得很。當時,就有人説,還是散了吧,就這麼幾個人,能頂什麼用?”這就是大革命失敗後黨面臨的嚴峻形勢的真實寫照。
正是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中國共産黨人從血泊中站起來,揩幹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遺體,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堅定的革命精神,繼續戰鬥。
作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的軍長,賀龍選擇堅定地站在共産黨和工農大眾一邊,率部參加並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曾經有人問他,“為什麼皮鞋不穿穿草鞋,高樓不住願當紅腦殼鑽蘆葦?”賀龍堅決回答:“我賀龍找真理,找個好領導,找了半輩子,現在總算找到了。就是把我的腦殼砍了,我也要跟共産黨走到底!”
賀龍身體力行、鐵心跟黨,將先鋒的實踐體現在對黨忠誠上。這是優秀共産黨員的本質體現,這種忠誠植根于內心對真理的堅持、對組織的信賴、對革命勝利的信念,即使荊棘叢生,也要把鮮血和汗水灑遍組織需要的地方!
同年秋,南昌起義部隊在粵東北戰敗。面對革命低潮,行軍中不斷有人開小差,部隊減員十分嚴重。在天心圩圩場外的河灘上,朱德召集排以上幹部開會。朱德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陳毅也講了話。他説,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不僅經得起勝利的考驗,能做勝利時的英雄,也經得起失敗的考驗,能做失敗時的英雄。這種豪邁氣概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凝聚著起義部隊,登上了雄偉的井岡山。
朱德、陳毅對黨的忠誠,是勝利時候的愈戰愈勇,更是失敗期間的不離不棄!95年來,正是這種信念,把全黨同志的心緊緊聯繫起來,把凝聚力轉化為戰鬥力,成為我黨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撐。當前,“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愈益凸顯,我們必須要從黨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從黨員踐行宗旨使命的偉大實踐中增強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信念,緊跟黨的步伐,高擎聽黨指揮的大旗,為民族復興事業不斷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三)
中國革命是一個全新的事業,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它特殊的歷史任務。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黨的優秀兒女當先鋒,做模範,在各自不同的戰鬥崗位上,做出非凡的業績,展現出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的崇尚精神品質。
共産黨員吳運鐸曾是新四軍兵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1943年初春,吳運鐸根據一篇介紹槍榴彈的300字短文,收集敵人的擲彈筒和各種迫擊炮彈進行研究,最終造出了新四軍第一個槍榴彈並一次試驗成功。經過改進,這種射程達540米的新式武器很快裝備部隊,並在南京六合縣桂子山之戰中,一舉斃傷日偽軍300余人。為了能夠生産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他多次負傷,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殘,經過20余次手術,身上還留有幾十塊彈片,但他仍然堅持戰鬥在軍工生産第一線。
原南京軍區某部副連長郭興福在組織連隊進行軍事訓練的過程中,創造出一套新的訓練教學方法。他發揚教學民主,實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充分調動戰士的積極性;把練技術、練戰術、練思想、練作風緊密結合起來,把兵練得思想紅、作風硬、技術精、戰術活、身體壯,一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這種教學方法生動活潑,切實有效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1963年12月,葉劍英元帥觀看了郭興福教學法彙報表演,立即向中央書面報告,建議在全軍推廣,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郭興福教學法,在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吳運鐸和郭興福,一個是普通的軍工,一個是連隊基層幹部,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産黨員。95年來,像吳運鐸、郭興福這樣的優秀共産黨員不勝枚舉,他們敢於突破、敢於創新,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堅決徹底。他們留給當下的,或許不僅只是創新的技術和方法,更是一種精神的感召和思想的啟迪。當前,世界新軍事革命的不斷深入為軍事訓練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們追求部隊打勝仗的能力,需要從難從嚴從實訓練,更需要以前瞻的思維、發展的視角、積極的姿態大力推進軍事訓練實踐創新,使能打勝仗的利刃在創新之石的打磨下越發鋒利!
(四)
有一位軍事家説過:戰爭中最不幸的,是在勝利前夕陣亡的最後一個士兵。而在解放上海前夕,我們的部隊裏曾激蕩著一句震撼人心的口號:“為了人民,願作勝利前的最後一批犧牲者!”整個上海戰役,7612名官兵壯烈犧牲,其中很多都是共産黨員。
1949年,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的革命先烈們,給黨留下八條建議。這八條建議雖然不是豪言壯語,也不是轟轟烈烈的口號,但卻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黨的建設中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先烈們即將就義前,關注的不是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是黨的前途命運。
毛澤東説過:“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中國共産黨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與成就,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共産黨員把為了黨的事業敢於犧牲、敢於擔當的品質,真正浸入到自己的靈魂,融入到自己的生命。
軍事科學院蔣樹興研究員被大家譽為“外軍通”“活字典”。由於多年高強度的伏案寫作,蔣樹興的右肩關節時常發炎,可他一直潛心科研工作,從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在艱難中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研究課題。直到家人和同事看到他拿筷子和寫字都明顯困難,強行把他“騙”去醫院做檢查,才發現已患絕症。
大愛無疆,英雄無名。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進程中,無數優秀共産黨員或許沒有給歷史留下豪言壯語,他們所做的工作或許也稱不上驚天動地,我們甚至並不熟知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事跡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就像一顆顆螺絲釘,既默默無聞又牢不可動,共同扛起民族復興與國家發展的重任。這就是先鋒模範作用的最好體現,就是優秀共産黨員的辯證法。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最終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來體現。我們黨95年的風雨歷程,既是中國共産黨的苦難與輝煌史,也是每位合格共産黨員的成長與歷練史。在那一次次淬火洗禮當中,優秀共産黨員的傑出品質越加鮮亮奪目,越加堅強有力,牢固地支撐起共産黨員忠實履行職責使命的堅挺脊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歷史起點上,強國夢想昭昭在前、強軍戰歌分外嘹亮!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艱險,我們都將踏著前輩的足跡,繼承發揚傳統,永葆革命本色,步履鏗鏘,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