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2016-06-28 16:56:4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依託“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組織已經成為地區和國際合作睦鄰友好、優勢互補、開放共贏、高效合作的典範,吸引力越來越大,“朋友圈”越來越寬廣。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和“扎洪”通訊社網站發表署名文章時指出:“隨著擴員進程啟動,上海合作組織朋友圈不斷擴大,地域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組織合作潛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圖為:2016年6月21日下午,正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總理米爾濟約耶夫陪同下,來到布哈拉古城參觀這座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的歷史文化名城。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參觀一家地毯和絲綢作坊。

  一、組織“朋友圈”越來越廣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經過15年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不僅已經成為比較完善的國際組織,而且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國際局勢下,上合組織擴員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也是上合組織繼續應對挑戰,發揮更大積極作用的有力舉措。習近平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擴大對外交往、吸收新鮮血液,是上海合作組織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也符合本組織一貫奉行的開放包容方針。我們歡迎有意願且符合標準的國家申請成為本組織正式成員,為本組織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合作組織是其成員國在安全、軍事、能源、經濟、人文等領域進行合作交流的有效平臺。隨著該組織的效應越來越好、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上合組織。一些國家和組織對上合組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希望加入上合組織。2005年7月,美國提出申請,希望成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北約2005年也曾希望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軍事演習。2014年9月12日上合組織杜尚別峰會上通過有關文件,正式打開本組織擴員大門。習近平指出:“歡迎有意願且符合標準的國家申請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加強成員國同觀察員國的合作及同對話夥伴的溝通,密切本組織同聯合國、亞信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合作。”

  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上合組織杜尚別峰會成果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長期以來,印度、巴基斯坦兩國作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一直致力於發展與本組織的合作,在政治、經貿、人文領域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上合組織各成員國也高度重視和支持印巴等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希望加強與本組織合作的意願。去年舉行的上合組織烏法峰會上啟動了吸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的進程。本次塔什幹峰會期間,各成員國根據烏法峰會通過的決議,正式啟動吸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該組織的進程。上合組織秘書長拉什德·阿利莫夫近日表示,繼12個國家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之後,又有5個國家申請成為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目前上合組織成員國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個國家。觀察員國包括白俄羅斯、蒙古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對話夥伴國包括土耳其、斯裡蘭卡、亞美尼亞、尼泊爾、柬埔寨和阿塞拜疆。目前,伊朗、阿富汗正式申請成為成員國;斯裡蘭卡、孟加拉國、敘利亞申請成為觀察員國;烏克蘭、馬爾代夫、埃及和以色列申請成為對話夥伴,加上阿利莫夫提到的5個新增國,目前已有9個夥伴申請國。6月2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奉行開放原則,努力拓展對外交往,朋友圈日益擴大。去年烏法峰會啟動首次擴員進程,並吸收了新的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領土總面積佔全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人口接近世界一半,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圖為:2016年6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二、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聖人矣。”從中亞拓展到南亞,從內陸進入印度洋,上合組織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使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總數佔到世界總人口的一半,為上合組織內部合作拓展新空間,增加新能量。同時也能夠對其他處於觀望狀態的周邊國家起到示範和帶動作用。

  一是上合組織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上合組織朋友圈擴大後,組織覆蓋的地域範圍擴展至南亞及西亞地區,提升了上合組織的地緣政治優勢。印度的加入使得上合組織成為人口最多的國際組織,還意味著上合將把“金磚國家”中的中、俄、印三國納入其中,拓展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能將上合組織的範圍延伸到東盟的成員國地區,與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聯繫。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不僅是增加2個成員的問題,它將會對上合組織的成員結構和內部平衡帶來實質性影響,而且還會改變上合組織的政治地理特徵。在上合組織原來的6個成員中,除中國之外都是原蘇聯解體後的國家,曾有看法認為上合組織是原蘇聯國家與中國合作的平臺。隨著印巴的加入,增加了2個非前蘇聯分離出的國家,這不僅改變了上合組織的成員結構,而且這種改變還會産生一定的政治意義。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兩個大國,特別是印度,就綜合影響而言,它僅次於中國和俄羅斯。這樣兩個大國的加入自然會影響到上合組織業已形成的內部結構,組織內部需要進行新的平衡。過去,在人們的一般認識裏,上合組織的地理空間是在中亞,印巴的加入將改變人們的傳統印象。因為大半個南亞都將進入上合組織的地域,上合組織由此將向中亞——南亞——歐亞大跨域組織的方向發展。

  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二是上合組織經濟合作基礎越來越實,合作層次越來越高。上合組織及其“朋友圈”已經從經濟項目合作上升到發展戰略對接。上海合作組織擴大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戰略與其他區域經濟戰略對接將更廣、更好操作:東南方向與東盟及未來的“區域綜合夥伴關係”計劃對接;向西與中東、非洲對接;西北向與歐洲對接;向東與東亞及未來的“中日韓自貿區”對接。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一個開放的組織,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提供交流意見的國際平臺。許多項目可以在上合組織的有關機制內提出倡議、進行溝通,推動“一帶一路”計劃飛速發展。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為契機擴大上海合作組織,並以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大帶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有效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的多邊經濟合作和提高上海合作組織的凝聚力。習近平6月22日在《攜手共創絲綢之路新輝煌》的重要演講中指出:“隨著擴員進程啟動,上海合作組織大家庭成員已經有18個國家,地域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組織合作潛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