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國高官稱中國下個目標是印度洋 外交部回應

2016-06-30 18:53: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國際在線報道: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6年6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相關內容如下:

  問:杜特爾特已正式就任菲律賓第16任總統,請問中方是否會向他致賀?

  答:習近平主席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杜特爾特總統致賀電,祝賀其出任菲律賓第16任總統。習近平主席在賀電中表示:中菲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睦鄰友好是兩國關係上千年的歷史傳承,也是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今天,中菲關係發展面臨著重要機遇,我願同總統先生共同努力,推動中菲關係走向改善,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持誠意和善意,堅持互信和合作,就一定能夠開創中菲關係和中菲合作的美好未來。

  問:據報道,30日,蒙古大呼拉爾選舉委員會初步結果顯示,蒙古人民黨已贏得多數席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尊重蒙古人民作出的選擇,希望蒙古繼續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中方高度重視中蒙關係,願同蒙方共同努力,推動中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問: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稱將在7月12日公佈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除昨天發表的外交部發言人談話外,你還有進一步評論嗎?

  答:我想再次強調指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對本案及有關事項無管轄權,不應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在2013年1月22日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中國政府立即表明瞭不接受、不參與的立場。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反國際法,背棄了中菲間就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南海有關爭議達成的協議,違背了菲律賓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作出的承諾,即通過直接當事國對話談判解決爭議的規定,濫用了國際仲裁機制。

  仲裁庭不顧中菲已選擇通過談判協商方式解決爭端的事實,無視菲律賓所提仲裁事項的實質是領土主權問題的事實,規避中方根據《公約》規定做出的排除性聲明,自行擴權和越權,強行對有關事項進行審理,損害締約國享有的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破壞《公約》爭端解決體系的完整性,嚴重損害國際法治。

  在領土問題和海域劃界爭議上,中國不接受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不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中國政府將繼續遵循《聯合國憲章》確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持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雙邊對話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問:據報道,美國副國務卿香農近日在印度稱,在核供應國集團首爾全會上阻止印度加入的那一個國家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還對中方在南海的行動進行指責,稱繼南海之後中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美方有關官員涉及核供應國集團的言論罔顧事實。“印度加入問題”沒有列入集團首爾全會的議程 ,會議也沒有討論任何具體“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的加入問題。正如全會新聞公報所説,“會議討論了‘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加入集團的技術、法律和政治問題’”。任何個人、任何國家都不應也不該置自己于國際規則的對立面。

  對於美方官員在南海問題上的言論,我們表示強烈不滿。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非常清楚,第一是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第二是堅持通過直接有關當事方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美方官員有關言論妄圖挑撥離間,撥弄是非,是極不負責任的。我們要求美方恪守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