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先烈:高君宇烈士墓
高君宇、石評梅像
高君宇、石評梅墓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何宇):在建黨95週年紀念日前夕,記者前往北京市內三處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長眠之地——李大釗烈士陵園、高君宇烈士墓、馬駿烈士墓,瞻仰先烈,緬懷英靈。
在陶然亭公園石橋南錦秋墩的北坡前,有一片茂密的松林。在松蔭的覆蓋下,矗立著兩座緊靠在一起的白色大理石墓碑,這就是中國共産黨早期著名活動家、優秀的共産主義戰士高君宇和他生前的女友、五四運動時期的革命女作家、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石評梅安息的地方。
高君宇于1896年10月22日生於山西靜樂,後考入北京大學,于1918年結識了李大釗,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1年,高君宇成為中國共産黨第一批黨員,曾任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黨的二大上當選中央委員,後因積勞成疾,于1925年3月5日因急性闌尾炎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終年29歲。人們根據他生前的遺願,把他的靈柩安葬在陶然亭畔。
高君宇病逝不久,石評梅不幸于1928年病故,年僅26歲。人們將她安葬在她生前是那樣一往情深地愛著的人的墳旁。她的墳前同樣豎起了一個方錐形的潔白如玉的墓碑。
五十年代初,陶然亭公園建園時,園中舊墳都被遷出,高石墓也被遷至南郊人民公墓。1956年,周恩來同志在審定“北京建設規劃圖”時説,“革命和愛情並不矛盾,留著它對青年人也有教育”。同年8月24日,高石墓遷回公園,鄧穎超同志曾六次來園悼念。文革中,高石墓的墓碑被拆除,1983年,有關部門將高石墓照原樣恢復了起來。1986年,北京市團委等16個單位在高石墓原址上建成兩人的雕像。2014年9月30日是第一個烈士紀念日,這裡也是北京市八個舉行公祭儀式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