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為何難見蜻蜓成群起舞? 北京地區水體污染是主因
原標題:今夏為何難見蜻蜓成群起舞? 北京地區水體污染是主因
最近兩天,北京天氣悶熱。不少市民反映,陣雨到來之前,很難見到蜻蜓在低空中“成群起舞”了,兒時捉蜻蜓的場景竟成為記憶。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夏難覓蜻蜓呢?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輾轉聯繫到國內僅有的兩位蜻蜓博士中的一位。據介紹,隨著城市建設,適宜蜻蜓生存的自然棲息地逐步喪失,導致城市中普遍出現蜻蜓數量銳減的情況。水體污染則是導致北京平原地區蜻蜓種類減少的主要原因。
悶熱夏天卻難覓蜻蜓低飛
昨天,家住通州區的張先生向北青報記者反映,過去入夏后的悶熱天氣裏,經常能看到蜻蜓低飛,“就像電影《唐山大地震》剛開場時的畫面,幾個孩子坐在車上,一群蜻蜓在面前飛過。小兒子説:‘太多了,都不想逮了。’這時候,小女兒問父親:‘爸,咋這麼多蜻蜓呢?’父親若有所思地回答:‘這是要憋著一場大雨呢。’”張先生説,看到蜻蜓低飛就知道要下雨,幾個小夥伴湊在一起捉蜻蜓,這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可現在,蜻蜓卻越來越難尋覓。這不禁讓人産生疑問:那些曾經在城市低空“成群起舞”的蜻蜓去哪兒了?
棲息地喪失致蜻蜓數量銳減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輾轉聯繫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後張浩淼,他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個蜻蜓博士之一,接聽電話時正在雲南進行野外考察。張浩淼説,全世界的蜻蜓種類多達6000多種,在中國有近千種,但是城市裏能看到的也就三四十種。人們最常見的蜻蜓名叫“黃蜻”,這種蜻蜓喜歡低飛集體捕食蚊蟲,夏季最為常見。但是近年來,蜻蜓在城市中數量減少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蜻蜓的棲息地逐漸消失了。
實際上,蜻蜓是一種水生昆蟲,産卵離不開水,幼年期也要生活在水裏很長時間。“但是,並不是有水的地方就有蜻蜓。”張浩淼説,大部分蜻蜓生活在山間溪流、長滿水草的小池塘等原生態環境裏。隨著城市的建設,很多自然環境消失了,變成了人工湖,棲息地遭到破壞,蜻蜓自然就喪失了。這也是一些城市公園或居民小區人造水池周圍難見蜻蜓的原因。
張浩淼曾親眼看到安徽合肥的一處野生濕地,伴隨著新建小區的開發建設,大量“低斑蜻”幾乎完全滅絕。在貴州有一處用來監測巨型蜻蜓的長期監測點,當這片區域被列為5A級景區進行開發建設時,原始溪流被完全破壞了,改建為漂流用的溝渠,蜻蜓也隨之絕跡。
“自然形成的湖泊、溪流,底部有大量泥沙、淤泥、枯枝落葉,還會長滿水生植物,這樣的環境適宜蜻蜓産卵和孵化。”張浩淼説,蜻蜓在幼年期需要隱蔽環境,避免被魚或其他天敵吃掉。人為破壞了自然環境,也就不再適宜蜻蜓繁衍生存了。
另外,蜻蜓更適宜生活在小型水域裏,面積較大的河湖裏往往很少見到,而城市公園裏的湖泊就屬於後者。原來,大湖的水通常較深,蜻蜓即使把卵産在這裡,沉到水底後,水溫較低,不利於幼蟲的孵化和生存。有些大型蜻蜓需要在水裏生活十年以上。恰恰是一些山間小溪,能接收更多的太陽照射,水溫很高,非常適合幼蟲生存。
北京地區水體污染成為主因
對於北京平原地區來説,水體污染是導致蜻蜓種類減少的主要原因。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專家吳超曾在論文《北京蜻蜓目昆蟲名錄及地理分佈》中提到,在北京延慶、懷柔、密雲、門頭溝、房山、平谷、昌平、大興及市區公園綠地等區域,共發現62種蜻蜓。但是,許多歷史上記錄分佈廣泛、常見的種類,近年來已經難以發現或者僅局限分佈于狹小地域,甚至幾乎絕跡。
“比如七條尾蟌、低斑蜻、環紋環尾春蜓、領紋緬春蜓等,這些種類均曾在北京有著廣泛的採集記錄,但近年的調查中,七條尾蟌、環紋環尾春蜓、領紋緬春蜓僅見於狹小地域,低斑蜻在北京可能已經絕跡。”吳超説,據調查結果推測,北京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水體污染可能是這些種類趨於消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北京平原水體環境及相應蜻蜓種類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
據介紹,北京的水體污染主要體現在平原湖泊地區,使得這類生存環境中的蜻蜓種類嚴重減少。而山區因城市化發展較慢,環境保護相對較好,因此,像長者頭蜓、山西黑額蜓、峻蜓等山區蜻蜓種類雖分佈範圍狹窄,非常罕見,但種群尚屬穩定,局部種群較大。文/本報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