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中國共産黨的引領

2016-07-06 19:14:08|來源:求是|編輯:楊玉國

  作者:陳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不但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而且彰顯出恢弘的歷史氣度。整個講話始終著眼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特別注重從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百年復興進程這一宏大視野來分析黨的歷史貢獻及其現實使命,要求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可以説,只有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與中華民族復興之間的內在關聯,切實把握我們黨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我們才能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的精神意涵,才能正確認識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規律和中國共産黨的鮮明特質,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牢記“初心”,永不變質,毫不懈怠,奮力前行。

  中國共産黨成為領導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核心力量,是由歷史和人民選擇的。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遭受到了巨大屈辱和苦難,也由此開始了對民族自救和復興道路的艱難探索。從林則徐、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到孫中山等等愛國人士摸索過各種各樣的救國方案和道路,但是都失敗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曾給中國人民以巨大希望,但是最終未能真正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社會性質。直到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中國人民才真正探索到了民族復興的正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才真正有了轉機。中國共産黨從成立起,就自覺肩負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以艱苦卓絕的奮鬥,“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中國共産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黨帶領人民共築民族復興偉業的艱苦奮鬥史和艱難創業史。這種已經持續近百年的不懈奮鬥,譜就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壯麗詩篇,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將黨的偉大歷史貢獻精闢闡釋為:領導了“三次革命”,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這一闡釋深刻揭示了黨引領和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邏輯。

  黨引領和推進民族復興事業的第一個偉大歷史貢獻,就是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1949年建立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於,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黨引領和推進民族復興事業的第二個偉大歷史貢獻,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及時推進並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於,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黨引領和推進民族復興事業的第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就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於,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這三次偉大革命及其引起的三次偉大歷史飛躍,實際上構成了中華民族復興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級跳”,中華民族從此跳出了近代面臨的發展困境,洗雪了百年民族恥辱。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開除球籍的危險,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華文明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展現出光明前景。

  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夠成為引領和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核心力量?從根本上看,這是因為中國共産黨有著其他社會政治組織所不具備的三大獨特優勢,即獨特的思想優勢、獨特的組織優勢和獨特的作風優勢。由於具備了這些優勢,中國共産黨顯示出了其他社會政治組織不可比擬的先進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與戰鬥力,成為中華民族復興進程中當之無愧、不可替代的領導核心和中流砥柱。

  中國共産黨的思想優勢,集中體現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既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思想上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不但使中國共産黨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能夠運用唯物辯證法深刻分析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積極探索正確的發展戰略和前進道路,而且使得中國共産黨徹底根除了近代資産階級政黨那種庸俗的私利意識和狹隘的剝削階級眼光,具有了遠大的救國抱負、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開闊的世界視野。思想上的獨特優勢有效培育了黨的先進性和創造性,激發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使得黨能夠超越狹隘之私利,為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

  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優勢,就在於始終堅持著嚴格的組織紀律和嚴肅的黨內生活,不因順境與逆境的交替,革命與執政的轉換而鬆弛其紀律,堅持從嚴治黨,始終保持無産階級政黨的純潔本性、先鋒隊特質和戰鬥堡壘功能。近代中國之所以落後挨打,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整個社會缺少高效的組織力量和堅強的領導力量,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和發展有力地改變了這種局面,她不但以堅強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引領人民攻堅克難,而且在建國後還以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構建新型國家制度,重塑中國社會組織,從而徹底破除了國家的分裂和社會的分散狀態。而黨的廣大基層組織的堅強挺立和千百萬中共黨員的團結奮鬥,更是成為民族復興大業的核心組織支撐。

  中國共産黨的作風優勢,就在於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等優良作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正是這一優勢,使得黨能夠做到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著血肉聯繫。這成為黨戰勝一切困難,引領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強化黨的思想優勢、組織優勢和作風優勢,不斷提升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準,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這樣黨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引領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在強化黨自身優勢的同時,還必須自覺維護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奮鬥中所生成的支撐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道路優勢、理論優勢、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在當代中國,這些優勢集中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包含著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中國主流文化。這些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支撐,也是中國共産黨引領中國人民通往成功之路的核心經驗。在新的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下,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牢固樹立起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堅強的自信心,黨員幹部就會不忘初心,整個社會就會上下同心,中國人民就能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推向新的階段和更高的境界。

  (本文作者係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