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硬仗

2016-07-06 22:32:16|來源:南方網|編輯:楊玉國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品質、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機制和環境,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據《人民日報》)

  發展為上,改革當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決策部署。事實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也是一場改革,其目的就在於通過供給側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持續發展、更高水準發展,改善以産業結構為主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品質和水準以滿足人民的需要。

  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5月2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論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聯繫,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行動方向、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上重要位置,堅定改革信心,突出問題導向,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既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也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激發經濟新活力,拉動經濟爬坡過坎,就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動搖,必須堅持用“五大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

  堅持“兩手論”,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解決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績。“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品質、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機制和環境,就有助於在推進結構性改革同時補齊民生短板。

  “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以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往細裏説,就是黨員幹部必須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經濟邁向“雙中高”的必由之路。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結號已經吹響,黨員幹部就應努力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保持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樹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不斷推動全面小康從夢想照進現實。(南方網楊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