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方學者話“南海”:美中應冷靜處理分歧改善互動方式

2016-07-06 15:57:50|來源:中新網|編輯:韓基韜

  原標題:美方學者話“南海”:美中應冷靜處理分歧改善互動方式

  中新社華盛頓7月6日電 (記者 張蔚然 刁海洋)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5日在華盛頓舉行,來自中美兩國的數十名專家出席對話。與會多位美方學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呼籲美中冷靜處理在南海問題上的分歧,改善互動方式,防止局勢升級。

  美國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項目主任容安瀾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他相信與會美中專家的共識是“美中之間不應發生衝突”,雙方利益存在不同,有些問題難以解決,但可以找到辦法化解南海問題上的分歧,這需要雙方克制自身言行,改善兩國互動方式,以緩和當前局勢。

  容安瀾提醒,南海問題是當前美中關係十分敏感的領域,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著北京和華盛頓的輿論,所以美中都應該“冷靜處理”。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國防部前助理副部長謝偉森説,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的一段時間內,緊張局勢有繼續升級的可能性,美中學者之間的討論有益於應對上述局面,避免局勢升級。

  他説,正因美中雙方的立場分歧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所以應管控好分歧。他希望在南海問題上,美中雙方在採取行動前先展開對話。

  “邊界問題的談判往往持續數十年,我希望在仲裁之後各方不要急於採取行動,這可能會加大緊張局勢升級為衝突的危險。”謝偉森説。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文預測,仲裁結果發佈後,地區局勢不會顯著升級。但他提醒,由於南海問題可能會給美中關係及中國與鄰國的關係帶來嚴重影響,各方都應冷靜下來分析形勢。對中方而言,無論仲裁結果如何,他都建議中方尋求與菲律賓開展對話。

  有美國媒體報道説,此次仲裁結果可能將改變亞洲。對此,史文表示媒體有時會做出煽風點火的報道,但各國政府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而且,歷史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曾拒絕過國際法庭仲裁結果,所以某一方拒絕仲裁並不構成某種特殊的國際先例。

  美國戰略預測智庫地緣戰略研究副總裁羅傑·貝克則建議,要使南海局勢降溫,各方都應降低調門。

  貝克還認為,美中目前存在合作性進展,如中國今年繼續受邀參加環太軍演,海軍基層官兵之間的交往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自下而上增進理解。兩國之間還存在著共同討論地區內販賣人口、非法捕魚行動等問題的空間,這為促進各國合作創造了條件,也有助於緩解緊張。(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