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海上絲綢之路”晉江磁灶陶瓷文化
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晉江博物館館長吳金鵬接受記者採訪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宏):晉江,與台灣僅一水之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之一。一千多年前,晉江磁灶出産的陶瓷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全景中國晉江城市周”中外媒體聯合採訪團一行日前走進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用心聆聽泉州外銷陶瓷的故事,親身體驗陶瓷製作工藝。
磁灶,地處晉江市西北部,面積56平方公里,梅溪穿流而過,境內丘陵起伏蘊藏豐富的高嶺土資源,是歷史悠久的陶瓷之鄉,其制陶歷史已有1700多年,“磁灶”因此而得名。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是一座集中反映古代泉州對外陶瓷貿易盛況的博物館,展館集中展示了宋元時期外銷陶瓷、修復窯爐、作坊等。各時期的瓷器、沉船遺址、古代陶瓷製作工藝在這裡通過圖文、場景一一展示。
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晉江博物館館長吳金鵬介紹説:“在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過程當中,有三個大宗産品:陶瓷、絲綢、茶葉。當時燒造陶瓷成為了泉州一個重要的支柱産業,晉江的磁灶窯陶瓷在宋元時期作為外銷的重要産品,遠銷到東亞、東南亞還有東非的肯尼亞,這個展覽展示了磁灶窯生産跟外銷的兩大主題。”
據介紹,磁灶傳統手工作坊主要分佈于梅溪兩岸,小船可由梅溪載運陶瓷到泉州港,再裝船外銷。宋代《諸蕃志》記載,從泉州輸出的陶瓷遠銷二十四個地區;元代《島夷志略》記載,瓷器外銷多達四十四個地區,分屬今天的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以及東非。
吳金鵬館長説,古代海上貿易的興盛得益於泉州港的興起及古人精湛的造船工藝,“我們現在提倡‘一帶一路’,就是把産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把物流做大。其實,産品的交流,文化産品的交流從來沒有斷過。(這些産品)能遠銷到非洲,就是得益於泉州港的興盛,我們泉州(很早就)能夠造遠洋的大船,這種船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技術叫‘水密隔艙’,就是把船分成好幾格。比方説,如果撞破一格,只有撞破的這一個會進水,其他十幾格都不會進水,這就是‘水密隔艙’。”
如今,大批磁灶人多數已轉而生産建築陶瓷,手工陶瓷作坊已經越來越少。不過,仍有部分手工作坊依然窯火不斷。祖籍台灣的吳正宏老人從13歲開始跟父親學習制陶,一家五代祖祖輩輩傳承著制陶這門手藝。吳正宏説,無論科技如何進步,陶瓷製品都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既要將老祖宗留下的“陶瓷文化”發揚光大,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吳正宏説:“(我從)13歲就開始學陶,跟我父親學的,我已經摸陶瓷63年了。因為我家裏有五代做陶瓷的,我祖父、我老爸、我、我兒子、我孫子,有100年的歷史了。我們做陶瓷的自古以來是斷不了的,在科技時代還是需要陶瓷的,再怎麼高科技,陶瓷永遠不會消失。當然,我們要隨著時代改變,人們需要什麼,我們就跟著人們的需要去做什麼。”
來自東非國家坦桑尼亞的記者卡羅琳被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輝煌的歷史所深深吸引,她還在制陶師傅手把手指導下,饒有興趣地親自嘗試了“拉坯”等制陶工序。卡羅琳興奮地表示:“很高興看到了中國陶瓷的製作工藝和文化,這種工藝流傳至今難能可貴。當今中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像這種古老制陶工藝的流傳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今天我有機會跟老師傅學習了制陶,真是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知識。學習制陶的過程很開心,從起步到成品的所有流程,覺得這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的。我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義。從今天起,我要珍惜家裏的瓶瓶罐罐,因為它們製作起來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