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警察遭“9·11”後最致命襲擊 “黑白”矛盾又釀血案
達拉斯市警方圍捕槍手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剛經歷一個“災難夜”——至少5名警察被射殺。這是“9·11”以來美國警察遭遇的最致命襲擊。美國人對此感到震驚,有美媒甚至在標題中使用“內戰”“小型戰爭”等詞彙。直接導致此場面的是另兩起令人震驚的慘案:兩天內,兩名黑人接連被警察槍殺。槍聲不斷,奧巴馬很忙。他剛抵達波蘭華沙,就召開記者會就黑人被槍殺稱,執法部門應“根除偏見”。但事態變化太快。奧巴馬很快再次發表講話,表示民眾應對保護他們的執法人員表示感謝。有分析稱,自2014年的弗格森事件後,警察同各種治安事件參與者的關係高度緊張,種族矛盾以及警察與黑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愈加突出。“難道我們已經生活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了嗎?”一名美國歷史學者評論道。
災難夜,5名警察被射殺
當地時間7日晚8時45分,達拉斯市政廳附近,大批民眾正在進行遊行抗議活動。突然槍聲響起,示威者四散奔逃,“每個人都在驚恐大叫,拼命奔跑”。現場的快速反應執法力量以警車為掩護向槍手發起攻擊,隨後直升機趕來。
在行動中,警方先後逮捕3名嫌犯,有1名女性,1人是非裔美國人。第4名嫌犯和警方交火對峙約兩小時後身亡。該嫌犯還聲稱已在達拉斯市放置多枚炸彈,“末日即將來臨,將殺死更多警察”。警方兩度清查該市景點,未發現嫌犯先前所稱已放置的爆炸物。據警方最新消息,這名嫌犯曾聲稱自己是“單獨行動”,要“殺死白人警察”。警方稱,暫時沒找到跨國人士涉案證據。
這次事件中共有12名警員被射中,兩名民眾受傷。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有5名警察身亡。“今晚是災難夜”,達拉斯警察局長布朗在社交網站上寫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這是“9·11”(72名執法人員遇難)以來,美國警察遭受的最致命攻擊。也有報道稱,這是1900年以來美國執法部門遭遇的最致命攻擊之一。除了“9·11”,最嚴重的一次是1917年密爾沃基警察局遭無政府主義者炸彈襲擊,9名警察遇難。
據布朗透露,目前已知有4名犯罪嫌疑人參與槍擊,包括兩名狙擊手。聯邦調查局前官員史蒂夫·摩爾認為,發動類似襲擊需要大量準備,“這起事件經過長期策劃、準備,只是等待機會實施。”目前,槍手的具體身份尚不清楚,犯罪動機尚未確定。
兩天,兩名黑人被警察槍殺
警察被射殺,讓一場和平進行的示威變了調,而這場活動的目的原本是反對警察濫殺非裔。
6日晚間,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22歲黑人青年卡斯提爾開車途中被警察盤問、槍殺。當時后座坐著他的女兒,副駕駛上是他的女友雷諾茲。
據雷諾茲講,卡斯提爾主動告知警方車上有槍,自己有持槍證,當他伸手拿錢包中的身份證明時,遭警察連開4槍。在視頻中,能聽到警察高喊“我叫他別伸手,我叫他把手舉起來”。卡斯提爾的母親接受採訪時説,“作為一名黑人,我想他只是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我了解我兒子,知道黑人常被槍殺,所以一再向孩子強調,被警察盤問,就要服從,服從,服從……”
此前一天,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魯日的一家便利店,發生了一起類似案件。兩名警察與兜售音樂和電影光碟的黑人奧爾頓·斯特林發生衝突,一名社區工作者用手機拍攝了現場。視頻顯示,斯特林被摁倒在地後試圖伸手推開警察,一名警察拔出手槍,對準他的胸部連開數槍。一個匿名的執法人員稱,斯特林死後,從他身上搜出了一支手槍。目前,整個案件過程還在調查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6日的事件中,受害人女友雷諾茲稱開槍警察是一名華裔,對此只有很少數量的美國媒體提及。美國“每日來電”網站特意就此分析稱,5日案件中媒體直接挑明涉案警察的白人身份,但對6日的案件卻沒這樣做,顯示它們在種族問題上的政治正確。不過有媒體求證後稱,該警察並非華裔或亞裔,而是一名西裔。
為何非裔更容易遭槍殺?
7日,赴華沙參加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剛抵達目的地即召開新聞發佈會。他表示,兩起黑人被槍殺事件不是孤立的,顯示了執法部門同民眾之間缺乏信任。他舉了許多例子顯示非白人美國人更可能被警方攔截檢查或槍殺,呼籲白人不要把這些視為邊緣議題。
僅幾小時後,達拉斯的槍聲傳出。奧巴馬最初聽取幕僚做的簡報,槍擊事件結束後,他迅速發表講話,嚴厲譴責槍手惡意殺戮行為,還提到警察日夜保護美國人,民眾應對執法部門心存感激。
據《華盛頓郵報》統計,今年前6個月共有491人在有執法者參與的事件中喪生,比去年同期多26例。因公死於交火的警察也有增多。一年前為16人,如今有20人。該報稱,“黑人被射殺的比率是白人的2.5倍”。此外,越來越多的案發現場被錄下視頻,去年有76起事件有視頻記錄,而今年有105起。
加拿大《環球郵報》稱,美國警察開槍殺人的數字因美國政府並未進行綜合統計而無法得知,但英國《衛報》的統計顯示,黑人更容易被美國警察持槍殺害。2015年,每百萬美國人中,死於警察槍口的黑人是7.27個,拉丁裔和西班牙裔3.51個,白人2.93個,亞裔和來自太平洋領地的為1.34個。
據《衛報》報道,去年,總共有306名非裔美國人被警察殺害,白人遭警察殺害的數字是581人。雖然白人死亡的絕對數字高於黑人,但相比較于他們各自的人口,依然是黑人更嚴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美國“3億人口4億槍”,這個大背景造成警察對犯罪嫌疑人高度警覺,尤其對黑人。警察面對黑人犯罪嫌疑人的幾率增多,自然衝突多。亞裔受警察槍擊概率低有兩個原因,一是亞裔在美國的整體犯罪率低,另一個是亞裔犯罪中涉及暴力的概率也較低。
種族問題在警力部門的延伸
華盛頓的一名律師詹姆斯·考夫曼告訴《環球時報》,“社會理解警察執法環境的複雜,但出現這麼多非裔死於警察暴力的現象,就不是單純的個案了,司法體系漏洞、種族偏見等問題交織,使得解決這一問題面臨很大挑戰。但這是必須要做的,否則不會有公平正義。
事實上,奧巴馬政府在為此努力,但推動的司法改革進展緩慢,比如警察執法過程中攜帶攝像頭在多個州引發爭議,甚至抵制。弗格森案後,白宮籌組特別任務團隊,要教育全國警察降低致命衝突的技巧,但全美有1.8萬個警察局,大多有自己的訓練制度,要全面推行新觀念和新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
俄聯邦新聞網8日援引一名俄羅斯專家的話表示,美國的犯罪形勢十分複雜。一方面警察要嚴格遵守法律,另一方面法律規定又不夠嚴格。在俄羅斯,不會對在街頭飲酒或有小流氓行為者動用武器,在美國則不然。在美國,黑人如同二等公民,他們因不滿而抗議甚至發生騷亂成了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6月,蓋洛普的民調顯示,只有52%的美國民眾對執法人員“有信心”,是1993年以來新低;只有30%的非洲裔對警察有信心,遠低於白人的57%。皮尤中心6月底的調查顯示,40%的非洲裔懷疑美國永遠也無法實現種族平等。
楊希雨説,最近的事件反映出大的趨勢是美國警察同黑人民眾的關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一個趨勢是,警察對於黑人的過度警覺某種意義是種族上的警覺,是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傾向在警力部門的一種延伸。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辛斌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