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日本修憲越走越遠 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2016-07-12 08:31:1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梁生文

  日前,日本國會周邊再度爆發大規模反安保法案民眾集會。圖為在日本東京,社民黨、民進黨、共産黨等多名日本在野黨派高層人士聯手與會助陣。 

  日本第二十四屆參議院選舉結果7月11日揭曉。執政黨自民黨和公明黨收穫改選議席半數以上,在國會中的勢力進一步加強,而經過此次選舉,贊成修改憲法的勢力佔據了2/3以上議席。修憲傾向加劇給日本未來走向蒙上了陰影。

  “一黨獨大”致參院選舉失色

  日本參議院每三年對半數議席進行改選。在此次改選的121個議席中,自民黨和公明黨分別獲得56個和13個議席,比原先共增加10席;加上未改選議席數共145個,佔參院議席總數六成。而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僅獲得32個改選議席,比原有議席減少11個,在參院僅剩49個議席。除共産黨、大阪維新會議席略有增加外,生活黨等少數黨席位均有所減少。社民黨黨首落選,新黨改革顆粒無收,政黨面臨重建。

  此次選舉結果強化了2012年底安倍執政以來日本政治“一黨獨大”的格局。日本輿論認為,執政黨雖然取得優勢,但這是一場缺乏政策討論焦點的選舉。

  共同社認為,雖然許多選民對“安倍經濟學”投以懷疑的目光,但由於沒有其他選項,最終無奈地選擇維持現狀。在延期提高消費稅一事上,民進黨和執政黨意見基本一致。對詬病強烈的社會保障改革、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也拿不出完整建議。民進黨和共産黨在廢除安保法案上結成聯盟,而執政黨出於選舉策略的考慮,避實就虛拒絕討論。加上英國脫歐余波未平,選民也希望維持政權相對穩定。財政重建、核電站去留、修憲等關係百姓切身利益的核心政策,均未能展開充分討論。

  《朝日新聞》社論指出,安倍第二次執政後,通過日本廣播協會經營委員會、日本銀行總裁等人事任命,加強權力滲透,而這些職位本應與政治保持距離。在現行政治格局下,缺乏對“安倍獨大”的制約力量。

  安倍政府不能充分聽取民意

  值得關注的是,經過此次選舉,贊成修改憲法的勢力,佔據了2/3以上議席。修憲勢力包括自民、公明、大阪維新會和珍視日本之心黨等“修憲四黨”,以及贊同在安倍執政期間修憲的無黨派和其他黨派。由於執政黨在眾議院的席位已經超過2/3,達到了由國會提議修憲所需的門檻,這是日本戰後議會政治確立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修改表示放棄戰爭的和平憲法第九條是自民黨建黨宗旨之一。安倍已經表示,將在國會啟動憲法審查會,就修憲舉行國民投票。

  儘管如此,要在日本實現修改憲法並非易事。即使國會通過修憲決議,還需取得國民投票半數以上支持。而去年安倍憑藉席位優勢,在眾院強行通過安保法案,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此次選舉前的調查也顯示,民意對修改憲法保持高度警惕,使執政黨不敢在選舉中觸及這一話題。共産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認為:“此次選舉結果並不能説對修憲給予了信任。”

  執政黨內部也有不同意見。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錶示,目前沒有必要修改憲法第九條。

  《朝日新聞》認為,為了獲得選舉勝利,安倍對修憲這樣有爭議的話題避而不談是不誠實的表現。如果不能就修憲充分聽取民意,那就與憲法精神南轅北轍。

  對安倍政府來説,未來取信於民的關鍵在於能否真正實現經濟復蘇。多項數據顯示,安倍的招牌政策“安倍經濟學”已盡顯疲態。八成以上的日本國民未能切實感受到經濟復蘇的勢頭。日本經濟界敦促政府切實推進結構改革,讓經濟政策惠及更多人群。

  國際社會警惕日本右傾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1日就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表示,希望日方重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安全關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陸慷稱,本來參議院選舉是日本自己的內政,但是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地區的有關國家,對日本國內現在的一些政治動向有關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希望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重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安全關切。

  《洛杉磯時報》報道認為,日本一旦修憲,不僅會終結日本戰後所奉行的“和平主義”,允許日本軍隊的行動超過本土防禦的範圍,同時執政黨也會借“公共利益”之由打壓日本媒體的言論自由。《今日美國》則稱,參議院改選將日本的和平憲法置於危險之中,但修憲的前路漫長且艱巨。如果安倍將參議院選舉的勝利解讀為對他本人及其政府支持的信號,那就大錯特錯了。

  俄羅斯《議會報》發表文章稱,新誕生的日本議會將讓安倍修憲成為可能,接下來可能看到的就是國民自衛隊變成正規軍隊,進而出現在其他國家。安倍一直宣稱二戰戰勝國“強加”的憲法已經不符合日本利益,對國內和中韓兩個鄰國的反對聲音置若罔聞。俄羅斯同樣反對日本為二戰罪行翻案,然而現在日本反對黨實力漸弱,情況令人擔憂。

  韓國《東亞日報》發表社論稱,日本修憲雖然是其本國國內問題,但考慮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亞洲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必將引發鄰國的警戒心。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金漢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比起安保問題,日本國內更關注經濟問題,這是安倍政府非常清楚的。如果強行修改和平憲法,將會引發日本國內和平主義者的強烈反對和抵制,造成嚴重的內政問題。

  泰國《曼谷郵報》報道認為,安倍政府任何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的舉動,都會動搖其執政聯盟的根基,並且在未來可能舉行的國民投票中面臨不確定性,並進一步惡化同鄰國的關係。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國際新聞主管監製李鍵雄對本報記者表示,修憲可能讓日本滑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過去20年,日本一些政客扭曲日本的戰爭角色,甚至否認侵略歷史事實。這成為了矛盾的焦點。我們都做好了向前看的準備,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已經忘卻歷史。

  (本報東京、北京、華盛頓、莫斯科、首爾、曼谷7月11日電 記者田泓、杜一菲、陳麗丹、曲頌、陳尚文、張志文、俞懿春)

  點評

  自民、公明兩黨掌控參眾兩院通過修憲動議所需要的席位,為執政黨啟動國會修憲程式提供了可能,安倍力推的“修憲討論”已箭在弦上。

  然而,安倍修憲的意願與日本多數民眾反對修憲的現實,反映出廣大日本民眾在修憲問題上與安倍政府存在的巨大立場差異。焦點集中在日本是否要放棄“和平主義”這一歷史承諾。

  日本民調多數反對修憲,説明日本戰後的和平主義色彩依然佔據主導。對於日本現行憲法第九條規定的和平主義精神,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曾指出,這是“和平憲法的根基,是‘世界遺産’”。這是日本和平主義者的呼聲,它強調了日本現行憲法和平主義理念的歷史源頭,是維護“和平憲法”的根本。安倍的修憲言行,將繼續受到來自日本國內外的和平主義者的質疑。

  對於亞洲遭受過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國家來説,“和平憲法”是日本二戰無條件投降的産物,意在根除日本軍國主義,是亞洲及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勝利的結果,其影響遠遠超出日本一國之內。安倍有關修憲是日本分內的事情、“修憲與周邊國家無關”的論調,是完全無視二戰戰敗的歷史教訓、無視日本殖民和軍國主義侵略罪行、無視和平主義憲法的重要現實意義。這種歷史修正主義極為危險,值得亞洲和世界警惕。(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