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英國政府給教育貼“價簽”為何遭廣泛反對

2016-07-18 13:58:4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王瑞芳

  繼在高校界全面實施“卓越科研框架(REF)”評估制度之後,英國政府正預備出臺“卓越教學框架(TEF)”,以改革“教學”這件事在英國高校管理和運營中的地位。但這項新舉措不僅引起高校界諸多批評與抗議,就連這件事的“最大受益人”——學生也不買賬。全國學生聯盟(NUS)甚至幾個月前就發起了“希望全體學生抵制TEF”的呼籲,這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奇怪?

  這次英國政府改革的目的大約可以總結為“給教育明碼標價,讓大學教育更見成效地為學生服務”,主要是希望通過收集和公佈多層次且更為多元化的統計數據,增加高校實際教學品質的透明度。理論上,這會增加學生擇校的主動權。而且新框架通過把教學品質和學費水準掛鉤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從而方便了新民辦教育機構“入市”,推進高教界的“優勝劣汰”,以此使英國大學教育水準“更上一層樓”。

  從學生的角度,全國學生聯盟之所以不支持如此改革是因為,以市場看不見的手指揮高教的效率這個主意最初聽起來不錯,但當教育的價值被完全市場化的時候,教育機會就成了一場不公平的收入博弈。當教育品質和學費掛鉤之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還能去“好”大學讀書嗎?而且,面對一個民辦機構相對自由出入的市場,全國學生聯盟也在擔憂,“效率”真的是高校“品質控制”最重要的部分嗎?

  其實這也是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什麼才是有“效率”的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值”?我們又能如何準確地為教育“估價”?比如,“卓越教學框架”的考核依賴目前每年發給畢業生的“全國學生調查(NSS)”中學生對大學“滿意度”的數據,但學生對大學體驗的喜歡程度和教學品質完全是兩碼事。“開心”的學生一定是“學有所得”的學生嗎?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我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學生滿意度幾乎年年墊底,這和同輩壓力、校園文化及學校地處昂貴的倫敦市中心等都有關係,但並不代表LSE的教學品質不及格。

  目前另一個衡量高教是否“物有所值”的指標,是學生畢業6個月之後的就業情況。但往往大學對一個人一生潛力實現的影響未必會在6個月內就顯現出來,尤其是和很多國家一樣,“家庭關係”對於英國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有相當大的影響。所以地處經濟劣勢地域的學校在種類排名中必然要吃虧,勢必加劇教育不公平。

  而對於高校來説有標準即一定有對策。如果真要高校給自己的教育競爭出個價簽的話,那高校很可能會採取“教研分離”的手段來“高效”地應對政府的“卓越科研框架”和“卓越教學框架”雙軌制審核。屆時諸多英國高校一直引以為豪的“一線科研引領教學”的高端模式將難以維持。這個新框架究竟會推動還是扼殺“卓越教育”,還真是不好説。這或許恰恰證明高等教育是個“有市無價”的非稀有品:它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不見的手”打理,但卻很難用看得見的價簽去衡量。(張悅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