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雲南寧洱縣推進精準扶貧 力爭1萬多貧困戶年內"脫貧摘帽"

2016-07-18 11:20:3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採訪雲南寧洱縣蘭慶村村民 攝影:順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庚年 李琳):今年,雲南省寧洱縣被列入雲南省12個“脫貧摘帽”縣之一。在實施“脫貧摘帽”的過程中,寧洱縣改變過去“輸血式”的扶貧方法,實施更加精準的“造血式”扶貧,以確保全縣1萬多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雲南省寧洱縣蘭慶村村民杜益仙一家有四口人,丈夫常年生病,家裏缺少勞動力,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杜益仙説:“我愛人身體不好,我養上幾頭豬,種點玉米。家庭收入基本靠兩個孩子打工來維持,經濟有點困難。”

  在寧洱縣,像杜益仙這樣的貧困人口有1萬多人。近年來,隨著寧洱縣積極推進精準扶貧,當地政府對這些貧困戶進行了摸底。蘭慶村駐村扶貧工作幹部周莉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情況找到致貧原因。比如説有的沒有什麼産業但是需要脫貧,我們就幫助他們種烤煙、種玉米、種豆子,或者發展養殖業。根據自家的情況看,他們缺什麼我們就幫助他們做什麼。”

  正如周莉所説,針對貧困現狀,寧洱縣政府確定了更為精準的扶貧措施。比如説,針對基礎設施落後的情況,縣政府拿出了4.7個億,實施村組道路、水利設施、通信網絡、文體活動場所等惠農項目建設。而針對沒有産業覆蓋的貧困戶,寧洱縣採取了産業幫扶的政策措施。在今年年初,當地政府就給貧困戶杜益仙家送來了三頭小豬崽,鼓勵她發展養殖業。杜益仙説:“政府買豬給我們養,加上自己家有老母豬,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出欄10頭胖豬了。”

  不過,産業幫扶不僅僅是簡單的物資上的支持。寧洱縣縣委書記羅景鋒説,為了形成産業鏈,實現産業規模化,寧洱縣還在探索一種“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産業脫貧模式,“我們用農村致富帶頭人來帶領這些貧困人口走進專業合作社,讓這些專業合作社發動貧困戶發揮主體作用,參與其中。種植養殖發展産業,有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培訓來指導,由它們帶著一起和龍頭企業簽訂訂單。這樣就把三者聯繫在了一起。”

  為了進一步撬動産業帶動扶貧,寧洱縣還制定出了一項激勵機制,每帶動一個貧困人口脫貧,縣裏就會拿出5000元。其中,3000元用來獎勵和扶持龍頭企業,1000元扶持專業合作社,還剩1000元,通過實物的形式補給脫貧的農戶個人。

  如今,寧洱縣已經有24家龍頭企業和73個專業合作社來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羅景鋒説,通過産業扶持資金的撬動,寧洱縣也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的産業發展道路,“現在全縣已經有14萬畝茶葉,10萬畝的咖啡,5萬畝的烤煙,5萬畝的蔬菜,這樣每人可以覆蓋3畝的經濟作物。按我們現在的産值來算,每一畝最低是4000元,未來人均可以有1.2萬左右的年收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