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法國緣何深陷“死亡陰影”?

2016-07-19 17:15:0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7月14日本是法國紀念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迎接自由、平等、博愛曙光的重要一天。但就在人們歡呼勝利之際,“伊斯蘭國”分子突施暴行,造成至少8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兩名中國公民也無辜受害,而這已是近一年半來法國第三次遭重大恐襲。法總統奧朗德悲從中來,不禁感慨“法正遭受苦難,並因死亡陰影深陷恐懼”。那麼,法究竟為何屢遭“死亡纏繞”?

  其一,法“聖戰”“土壤”相對肥沃。法與中東、非洲眾多穆斯林國家淵源頗深,至今仍保持“特殊關係”。二戰後法為恢復和發展經濟,不斷引進穆斯林移民,現至少近500萬,數量為歐洲之最。同時,與英、德、意等不同,法素有“大一統”傳統,對穆斯林移民堅決融合同化,力求將“在法國的伊斯蘭”改造為“法國的伊斯蘭”。但穆斯林不僅很難融合,更抱團聚居,並逐漸吸引本土居民皈依伊斯蘭,加劇法國主流社會防範乃至反感,將穆斯林群體擠壓于社會邊緣。近年法國經濟低迷,穆斯林生存與發展更趨艱難,不滿進一步增多,極端思潮趁虛而入,蠱惑人心。此外,近年法國挑頭干預中東、非洲事務,加劇伊斯蘭世界不滿,《查理週刊》等法媒一再發表宗教諷刺內容,更多次引燃穆斯林國家民眾反法浪潮。這些都為極端勢力提供較好“群眾基礎”。

  其二,法與極端勢力“比鄰而居”,卻疏于防範。伊斯蘭極端組織多盤踞中東北非,與法國隔海相望。歐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法國及其絕大多數鄰國又均屬申根區成員,進一步降低恐怖分子滲透難度。而法國安全部門囿於人、財、物力不足,即便提前截獲情報,也很難徹底防範排查,更遑論全面提升能力。法國國內法律保障、制度建設及輿論環境亦待改善,如涉恐法律法規修繕常限小修小補,年初政府曾力推修憲,增加“褫奪涉恐雙重國籍人士之法籍”條款,但中道崩殂;安全部門眾多、力量分散,彼此缺乏協調,甚至相互爭鬥,頻現失誤;主流輿論堅守民主、人權等傳統價值觀,反感對內情報工作,直到去年政府方頒布該國史上首部《情報法》。法民眾則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發現可疑情況時徑自躲避,而非及時報告安全部門,令後者獨木難支。因此,即便2010-2014年法遭恐襲數量佔歐盟41%,去年以來更連遭狠手,安保仍始終難實質加強。

  其三,襲法可造成巨大轟動效應和象徵意義。法乃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五,海外駐軍規模僅次於美,更是歐盟“政治旗手”,大量國際機構、外交場合坐落於此。法還是全球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巴黎、尼斯等皆乃勝地,遊客絡繹不絕。法更有“西方民主濫觴”之稱,啟蒙運動、大革命敲響歐洲封建制度喪鐘,《人權宣言》、《民法典》更被奉為西方民主圭臬。因此對極端勢力而言,對法動手可同時殺傷不同國家、不同領域、不同階層人士,乃至刺殺重要人物,並在經濟、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激起風浪。恐怖分子還希通過連續在法作案,擊潰西方反恐決心,分化反恐國際聯盟。3月布魯塞爾恐襲本也是針對巴黎,幸得警方提前抓獲案犯同夥,方迫其轉向比利時。此次恐襲後,奧朗德參加內政部緊急會議時一言不發,顯示其胸無良策、信心動搖。

  其四,恐怖組織急需開闢“敵後戰場”。近來國際社會一定程度協調利益,加大反恐力度,逐漸扭轉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地戰局。“伊斯蘭國”等恐怖勢力節節敗退,急欲“跳到外線作戰”,以外促內,緩解壓力。同時,分別以“伊國”和“基地”為代表的新老恐怖組織加緊爭奪“聖戰”主導權,均希更多建樹,吸引“聖戰者”追隨效忠,遂競相犯案,令法等國淪為“黑吃黑”的犧牲品。同時,恐怖勢力利用移民、難民大量涌入歐,建起一條涵蓋宣傳、招募、滲透、訓練、保障、通訊及偽裝等在內的“聖戰産業鏈”。鏈下“聖戰”小組星羅棋佈,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大大強化恐襲能力。

  其五,法正值恐襲“窗口期”。當前法正處“百忙之中”,內有勞動法改革爭端、歐洲盃及汛情,外有英“脫歐”、北約峰會及德、意銀行業風波,疲於應對。法警方坦言,僅歐洲盃安保就已令其“目不暇接”。此前法輿論多次質疑安保疏漏,但政府高層有意維護安全部門,稱其“已盡人事,並無失職”。同時,社會黨剛為明年總統大選開啟黨內初選進程,牽扯奧朗德、瓦爾斯和馬克龍等政要大量精力。奧本人亦因近來恐襲均“花落別家”而有放鬆,擬於月底取消緊急狀態。此外,英公投決定“脫歐”後,歐尤其法人心浮動,“疑歐”、排外的極右勢力與穆斯林移民群體隔閡進一步放大,“新納粹”行為日增,成為恐怖勢力挑撥歐民族宗教矛盾並從中漁利的絕佳抓手。2月“伊國”明確將法極右政黨“國民陣線”列為“襲擊首選對象”。

  正如法總理瓦爾斯所言,連遭毒手凸顯法及歐正面臨“超級恐怖主義威脅”,恐襲將持久成其無法回避的中心問題,甚至“長期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法國上下這次真的準備好了。(周譚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