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首個新能源電池聯合檢測中心成立
出席活動的嘉賓共同為聯合檢測中心揭牌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華南地區首家新能源電池聯合檢測中心20日在廣州南沙成立,中心的成立填補了該地區沒有同類檢測中心的空白。
該檢測中心由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研究院與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共建,是華南地區首個致力於為新能源電池企業提供電池材料和結構分析、工藝裝備標準化、産品型式試驗等整合上下游産業鏈的技術服務和檢測認證的公益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新成立的新能源電池聯合檢測中心集合了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工研院國家發改委鋰電池工藝裝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機械裝備實驗室及國家化學品檢測鑒定實驗室等三方雄厚的技術團隊和豐富的檢測能力,集上下游全産業鏈從材料到産品,含分析、評估、檢測和認證一體化的綜合性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
珠三角是中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産量佔全國的半壁江山,但由於以往該地區沒有檢測中心,産品要送到位於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進行檢測,費時費力。在珠三角的幾何中心南沙建設面向新能源電池的國家級檢測平臺,將有助於提升珠三角地區新能源電池産業整體競爭力,助推廣州市及南沙新區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産業新高地。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新能源電池産業發展迅猛。據統計,2015年中國大陸鋰電池製造行業實現收入20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其中動力電池佔比快速提升,從2014年的19%提升至2015年的36%,汽車用動力鋰電池的産量佔整體鋰電池的産量為32%。2015年世界新能源汽車總産量為64萬台,32萬輛是中國生産,佔全球産量的50%。但目前中國國內的鋰離子電池和動力電池的工藝水準和産品品質,與國際著名的松下、三星和LG等電池巨頭企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近年來,因為動力電池引起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事故層出不窮,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瓶頸,急需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檢測機構和生産企業共同攻堅克難。
本次中國科學院廣州工研院與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共建的新能源電池聯合檢測中心不但便利周邊企業,還將在電池材料與結構、能量密度、熱安全管理、電池管理系統、失效分析、成品安全性一致性、工藝裝備標準、充電樁等方面為華南地區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