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從“1+6”圓桌對話會共識看世界和中國經濟
中國網財經7月22日訊(記者 曾會生)這是一次具有開創性的會見。世界六大主要經濟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共商國際經濟大事和應對之策,對中國和全球來説,都尚屬首次。
7月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賴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裏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共同舉行“1+6”圓桌對話會。
會後,中國和與會各國際組織發佈聯合新聞稿,並達成了8條共識。我們知道,這個圓桌會的一個背景是即將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對此,共識也多處提及。
從新聞稿和達成的共識,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總體形勢。
首先是全球經濟復蘇仍然較為艱難,面臨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日前都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期。
從各國際組織的表述來看,全球經濟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困難: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上升和部分市場波動性加劇導致下行風險加大;國際貿易前景仍不明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斷增多,給國際貿易政策環境帶來挑戰;勞動生産率存在下滑趨勢,未來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和金融面臨的困難增多,結構性挑戰突出等。
在認識到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的同時,各大國際主要經濟機構高度認可和肯定了中國經濟上半年取得的“成績單”。在世界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的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GDP同比增長6.7%,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消費和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國等一些大型經濟體勞動力市場情況好于其他經濟體。
共識還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並且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及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任務的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將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並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不僅如此,英國《金融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多家外媒和高盛高華、匯豐銀行、摩根大通等多個市場機構也在近日相繼發生,表示看好中國經濟未來的前景。
面對世界經濟的難題,與會各方提出了未來的經濟發展開出了“藥方”。
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需要採取有力的、綜合的、協調的,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在內的各種政策工具,以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增長。貨幣政策應繼續支持經濟活動,保持價格穩定。財政政策應保持靈活性,以促進增長、創造就業和提振信心,並確保可持續性,還應致力於支持結構性改革和防範化解財政風險。
推進和深化結構性改革對於應對全球生産率增長放緩、推動世界經濟穩定,總的改革方向是放鬆管制,促進競爭,支持創新,推進財政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強化金融體系,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改善基礎設施,增強環境可持續性,促進包容性增長。
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呼籲WTO成員保持區域貿易協定的透明度和包容性,並確保其向其他成員開放。呼籲各方全面、一致、及時地完成既定改革措施,為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提供開放穩健的金融體系。並敦促進一步警惕保護主義。
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確保經濟快速增長需要具備以下要素: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合理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資,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吸納就業。
在國際經濟治理方面,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形勢不斷完善和改革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增強以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研究擴大特別提款權(SDR)的使用範圍。
共識還建議各方積極培育包括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在內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於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共識也提出了一些較為有針對性的建議。比如,在經濟新常態下,需要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