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槍擊案兇手擁有雙重國籍 懷疑曾受精神刺激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邢斯嘉 實習記者陳憲 王雷)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當地時間22號傍晚,北京時間今天淩晨,德國 慕尼黑一家名為奧林匹亞的購物商場及一間美式快餐店附近,遭遇連環槍擊案。一名德國與伊朗雙重國籍的槍手,在槍殺九人後自殺,目前事件共造成至少10人死亡,還有21人受傷,其中三人情況危急。一週內德國連發兩起突然惡性襲擊事件,德國正在成為恐怖分子的新目標嗎?頻發的意外將如何影響德國乃至歐洲的政策走向呢?
當天,連續至少17聲槍響讓德國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慕尼黑陷入惡性事件的惶恐之中。槍手隻身一人從附近一間美式快餐店出發,一路連環扣動扳機,直到進入慕尼黑Olympia購物中心,還槍聲此起彼伏。在槍殺了九人之後,搶手當場飲彈自盡。截至記者發稿前事件至少造成10人死亡,21人受傷,其中3人情況危在旦夕。
事發時民眾四散逃離,正在慕尼黑旅遊的中國遊客張女士講述了她的驚魂一刻,透過她身後不絕於耳的救護車聲人們不難感受到現場那個危急時刻。“當地時間下午6點50,我人還在瑪利亞廣場上,已經可以聽到有很多警車從南向北的方向走,但我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7點多,大概我在裏面逛了一到兩分鐘,突然聽到門口傳來尖叫聲,很多人開始往商場裏面跑,我意識到可能發生了一些突發事件。我跟著人一起跑,正好遇到一對在慕尼黑當地生活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們要躲到車裏,正好讓我一起躲在車裏,大概躲了三四分鐘左右。確保那個區已經沒有事情了,我趕緊下車,沿著一條距離商場比較遠的路,跑了回去,十分鐘之後回到我住的地方。”
隨後警方開始調查槍手的個人背景,並確認死者中有年輕人、青少年,傷者中有小孩。
事發時有民眾拍到,疑似槍手的黑衣男子在事發商場天臺上徘徊。目擊者指槍手在開槍前,或高叫與宗教有關的口號。視頻中可以隱約聽到兇手的嘟囔:“現在我有槍,我要打死你們”、“因為你們,我被欺負了7年”、“我是德國人。在霍茲(Hartz)4區長大”。
據悉槍手口中的霍茲(Hartz)4區是一個很多人領取失業津貼的地區。目前慕尼黑警方表示,確認槍手為18歲男性,擁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目前初步推測他是單獨行動。“經過調查,襲擊者身份已經確定。此次槍擊事件的襲擊者只有一人,是一名18歲的伊朗裔德國少年,屬於‘獨狼作案’。警方暫時還沒有發現他與極端主義恐怖組織有任何的聯繫。警方通過對這名少年之前的記錄進行調查,做出他持續亢奮和有些錯亂的精神判斷,懷疑他有可能是受到了一定的精神刺激,進而産生了作案動機。”
中國駐德國使領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關注德國安全形勢,呼籲中國公民在旅遊高峰到來之時,加強安全防範,注意旅行安全。其中安全提示寫道:“在公共場所要留意重大異常現象,如出現著裝或神情反常、攜帶疑似槍支、爆炸物的人員,可疑的聲、光信號或衝向人群的可疑車輛時,應及時撤離、躲避並報警。”
這已是德國在不到一週內發生的第二起惡性襲擊事件。4天前的7月18日,巴伐利亞州距離慕尼黑300公里的另一城市維爾茨堡剛剛發生過一起襲擊事件,一名阿富汗難民在火車上持斧頭重傷4名中國香港遊客和1名德國民眾。
那麼繼法國、比利時之後,為何“領頭羊”德國近期也頻發意外惡性事件?維爾茨堡、慕尼黑之後,還會有下一個危險地點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在越來越複雜的內外環境中,德國的多地頻發意外也是這段時期對於德國未來政策包括歐洲面臨困難局面的集中反映。
崔崔洪建認為,所謂的歐洲傳統的“獨狼式”襲擊具有很大的偶發性,甚至可能因為某些人有一些情緒方面的影響,而産生的一種突發性的應激式的恐怖事件。這次發生在慕尼黑的事件,似乎是一次有組織、有策劃的槍手襲擊事件,更像是有恐怖勢力在後面主導的一種手段。兩者比較來看,慕尼黑似乎具有更多滋生恐怖事件的土壤。因為慕尼黑是德國移民和難民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已經形成非常龐大而且相對成熟的社區。對於德國警方來説,要想在那個地區對恐怖活動進行控制,甚至進行一些預防的話,實際上具有非常大的難度。
自2015年法國巴黎《查理週刊》事件之後,歐洲多個主要國家先後多次遭遇恐怖襲擊威脅。
2015年1月7號,法國《查理週刊》雜誌社總部遭遇恐怖襲擊,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傷。
同年8月21號,一列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往法國巴黎的國際列車發生槍擊事件, 2人重傷。
11月13號,法國巴黎轄區內有發生多起系列襲擊,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50多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
2016年3月22號,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機場和市內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先後發生爆炸,31人遇難、300多人受傷。
2016年6月13號,一名自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法國男子持刀殺害了一對警察夫婦。
此後7月14號,一輛卡車在法國南部城市尼斯衝撞觀看國慶節煙花表演的人群,造成至少80人死亡,傷者中包括兩名中國公民。
7月18號,德國巴伐利亞州一輛火車上一名高喊“真主至上”的男子在持斧重傷乘客,其中包括4名中國香港遊客。
對於發生的此類事件,德國以及歐洲國家的官方發言都採取謹慎再謹慎的態度。草率定性,都會進一步激發國內對於族群、移民政策的爭論。正是由於移民、難民政策問題,近年來德國乃至歐洲極右翼勢力才得以借勢野蠻生長。那麼民怨情緒又將多大程度影響未來有關移民政策走向呢?
崔洪建觀察認為,德國是一個長期執行移民政策的國家,去年接收了超過100萬的難民,所以無論是國內的社會結構,還是族群矛盾都有很大的變化。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就是明年德國要舉行大選,儘管現在看上去極右翼勢力在德國根基較淺,很難説它在明年會獲得進入內閣或執政的地位。但它顯然會在政策層面給主流政黨,包括現在執政的基民盟造成很大壓力。畢竟對基民盟來説,明年大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謀求連任,為了應對或迎合民眾,在政策上會迫使基民盟和默克爾總理在移民和難民問題上做出某種妥協和退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會流失大量選民支持,今後會削弱它的政治資源,也會削弱它的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