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在文化自信中自覺自強

2016-07-26 12:39:13|來源:中國藝術報|編輯:王雪瑩

  原標題:在文化自信中自覺自強

  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自信” ,是基於我們黨“對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對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種政治理念,也是一種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堅實內核。這個自信也是文化自覺的持久動力和文化自強的牢固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牢牢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回答了黨的建設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鮮明的時代特徵,是中國共産黨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是與時俱進、繼往開來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衝鋒號角,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的行動指南,讀來盪氣迴腸。特別是總書記的講話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駕齊驅,把“四個自信”作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礎,令人耳目一新。

  一、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內在意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在建黨95週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堅持文化自信,其語境更為莊嚴,觀點更為鮮明,態度更為堅決,傳遞出的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導思想。文化自信於是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 。誠然,“四個自信”是一個相互聯繫而又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將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有機統一,既體現對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視,又極大地拓展了“三個自信”的廣度和深度。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與靈魂。文化的繁榮是社會發展的標杆尺度,社會的發展最終以文化論輸贏。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文化處在社會發展戰略的軸心位置,經濟、政治、教育、科技發展戰略都應繫於文化這個軸心而展開。文化的最大特質是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潤物無聲,能以無形的意識或觀念影響有形的現實和存在,作用於社會的發展和實踐。因此,強調文化自信,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提供動力與支撐,就顯得尤為關鍵。這不僅出於熱情,而且更出於理性。中國道路是一個整體性概念,全方位地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文化則是其中的一個領域,更多屬於精神層面。因此,講道路不能不講文化,講文化則不能不指向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對中華文化的自信,根本上有助於增強和豐富對中國道路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種基於理性認識上的精神成熟度的表現。文化自信有兩重基本含義,一是對主體而言,指文化主體要相信自己、要有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只有具備這個心理基礎,才可能積極能動地作為,才會認真反思自身文化之優劣,積極揚棄;才會開放地對待異族文化,以批判地吸納不斷發展和壯大自己。二是對文化自身基本內容而言,指因文化獨特而自信、因文化強大而自信,既可以表現為對自身先進文化發揚光大,又不擔心在進行傳播交流中被“吞噬” ;既能把自身的優秀文化傳達到其他異文化當中去,又能充滿自信地去學習異國文化中的精髓,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自信” ,是基於我們黨“對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週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尤其要求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對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種政治理念,也是一種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堅實內核。這個自信也是文化自覺的持久動力和文化自強的牢固支撐。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沒有“赤子之心”這一理念和信仰的認同,所謂“自信”只會是盲目、空洞的自信。“對人民赤子之心” ,是一種理性堅守的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還是一種付諸實踐的自信,既追求“以文化人”更追求“為民興文” ; “對人民赤子之心” ,不僅承載著一種精神信仰,而且肩負起一種時代擔當,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途自信。“對人民赤子之心”抓住了“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華文化之所以值得“自信” ,是源於其獨一無二。一是在人類文明史上,多種文明已經湮滅,唯有中華文明五千年來生生不息,其所造就的文化傳統未曾中斷。二是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矛盾又講和合,和而不同,以協和萬邦、世界大同為境界。三是對於文學藝術來説,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意象思維”和“立象盡意”的審美方式,以及積極入世卻又特立獨行的人文操守,也是可以引以為自豪的。

  二、“文化自信”有助於文藝創新發展

  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氣、神。文化自信是對民族文化傳統科學把握後的文化自豪感,是一種高尚的主體覺醒和自由。在當今受“資本邏輯”支配下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文藝界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浮躁,純文藝作品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 ;泛俗,魚龍混雜、抄襲模倣、千篇一律;拜金,為追求出版而忽視作品本身創作等等,這就導致文藝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式微。在文藝界亟須一次精神洗禮來重振旗鼓時,“文化自信”的提出,無疑是給文藝創新和發展注入一股強心劑,將有利於克服文藝的“惡俗化”傾向,增強文藝家的擔當意識,喚起文藝家高尚的歷史使命,催生出憧憬理想、凈化心靈、燭照前行的精品力作,提升文藝作品的文化品位,提高全社會的人文素養。

  文藝創作的魅力在於創新,文藝發展的動力在於創新,文化自信離不開文藝創新。只有適應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新特點新變化的新藝術樣式,才有生命力,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才談得上文藝創新。文藝能否創新,關鍵在於能否營造良好的創作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鬆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 。文藝是一種相對特殊的文化形態,文藝創作最富有自由自覺特質,是最需要自由自覺精神的創造性活動。文藝創作一方面要求外部環境的自由,另一方面則取決於創作主體內在精神的自由。因此,如何增強文化自覺意識、增強文藝創作本身的自覺性,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文藝創作活動中,自由自覺始終是相互關聯的,沒有自覺就談不上自由。非自覺的盲目的創作活動不會是自由的。

  文藝是文化的形象肖像,在文化的記憶、傳承與傳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文藝本身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體現著文化創生最具時代活力和人生底蘊的部分。確立“文化自信”的過程,是一個對民族文化實施理性審視、批判繼承的過程,懷抱了這種“文化自信” ,文藝家就有可能把歷史、現實和未來聯繫起來,把個人、民族和時代聯繫起來,就不會在社會轉型的狂風巨浪中無所依附,也不會對文化傳統盲目地頂禮膜拜。他就會像神話中的安泰紮根大地而力量無窮,就會不斷地聽到民族歷史的呼喚,不斷地獲取豐沛的文化感興。於此,文藝的創新和發展也就大有可為。

  三、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藝的自覺自強

  文化自強體現在文藝領域,是國民藝術素養和精神品位的極大提升,是增強全社會的審美創造力,是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審美理想、文化範式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表現在文藝産品大量向國際社會輸出,文藝生産形成規模效應、示範效應,外向型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可見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藝自覺和自強是何等重要。

  文藝自覺尤為重要。所謂文藝自覺,就是要提高全社會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自覺,對滿足人們真善美審美需要的自覺,對突出表現社會主義時代的生活脈搏與民族風格的自覺,對産生偉大作品和偉大作家、藝術家的自覺。自覺地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需求,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組成部分,也是各級各部門不可推卸的崇高職責,更是文藝家遵循文藝創作規律的具體表現。對於真善美的任何褻瀆和消解,在作品創作中以偽為真、以惡為善、以醜為美,乃至對經典作品“惡搞” ,恣意篡改,都抑制高品位作品的誕生。從多視角“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以各種題材、主題、形式和風格去反映和表現中華民族的輝煌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偉大的變化,譜寫更多中華圓夢精彩故事,從而使我們的文藝能夠為世界文藝作出獨特的貢獻,這無疑是我國文藝工作者應有的自覺。一個文藝家只有做到了文藝自覺,才能站在歷史潮流的潮頭,其創作也才能獲得應有的藝術高度,其作品境界也才能恢弘闊大,這樣的作品自然會有著來自大地和生命深處的元氣,自然會震撼人心、啟迪民智,自然會在一代代讀者的心靈深處激發出洪鐘巨響,煥發為豐沛深沉的文化實力。

  要在文化自信中實現文藝的自覺和自強,從文藝創作本身來講,一要突出藝術家的主體性。文藝創作本身是一種精神活動,人的主體性體現在創作的整個過程當中,充分調動創作文藝的能動性,引導文藝家積極主動地從文化自覺的高度審視時代生活,必然能夠極大地提升文藝作品的文化品位,也有助於作家藝術家在紛繁喧鬧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超然的心態,穿透世相的煙雲,切中時代的主流,在創作過程中高屋建瓴,立志高遠。二要協調好審美和功利的雙重追求。文藝的認識功能、教化功能的實現有賴於審美功能,反過來説,對審美的追求又使文藝不同於其他文化形態而更具獨特的魅力,這又有助於在更深的層次上促成認識功能、教化功能的實現。如果藝術家能從文藝自覺的高度著眼,其創作從一開始就會克服短淺的利潤收益算計,也不會狹隘地囿于道德教化的粗淺層次,而是能夠自覺地從提升全民族的審美素養和對人生進行深度關懷的境界實現審美與功利的深度融合。三要處理好文藝的雅俗關係,文藝雅俗問題極其複雜,關涉話語權力與文化標準的異趨、精英趣味與大眾趣味難以相容、雅俗的變動不居和錯位互換等問題。但是,如果從文藝自覺的高度著眼,這其實是一個追求各種類型文藝和諧協調、多元共生,促進文藝生態良性發展的問題。實現中國文藝大發展大繁榮必然少不了大眾的參與、文化的普及,文藝事業的發展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將多種類型、多種面貌的文藝滲透到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有利於全民文化素養的提升、國民幸福指數的攀升。文藝作品需要“雅俗共賞” ,“大俗大雅”才快人心。文藝發展必然具備“更加大眾化、更具服務性、更有思想性”的特點,反映人民群眾的偉大奮鬥和火熱生活,反映在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實現雅俗文藝的協調發展,不斷推陳出新,這樣才能防止出現結構性缺陷,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富營養的文藝作品,實現文藝的可持續發展,追求文藝自強,從而實現文化自強。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特約刊登  作者:李鵬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