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動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建設

2016-07-28 15:26:0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蘇澤旭

  近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發佈,這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乃至綜合國力提升具有深遠影響的一個重要政策文件。文件對我國未來信息化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目標和內容令人振奮。綱要提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培育信息經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打造新型製造體系,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讓信息化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縱觀當今世界,信息化成為現代化的基本內容與核心特徵。信息技術正處於創新變革活躍期,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積體電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關鍵技術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向深層次發展。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機械技術等各種技術交叉融合,引起全領域技術變革、産業變革和社會變革,影響極其深遠。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正在醞釀新一輪工業革命。如果説由於歷史原因我們錯過了前幾次工業革命從而導致了中華民族百年落後,那麼,這次新工業革命則為中華民族崛起提供了絕佳的戰略機遇。這是中華民族崛起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歷史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決不能同這樣重大的歷史機遇失之交臂。在此關鍵時刻,我國發佈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綱要,就是要順應信息化發展大趨勢,及時加強在重點領域的工作部署和政策引導,調動全社會推動信息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信息化驅動各項事業全面現代化。這是從戰略上提升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戰略選擇。

  建設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化路徑。我國電子信息産業規模世界第一,信息網絡、信息終端和信息系統的普及已經達到了全民應用與普遍服務的程度。全國行動電話用戶數13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8億戶,用戶規模均全球最大。信息網絡基本實現了城鄉人口的全覆蓋,全民應用與普遍服務的格局業已形成。網絡規模效應將越來越顯著。另一方面,我國也是世界製造業大國,許多工業産品産量在全球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信息網絡及應用的規模優勢,與製造業的規模優勢疊加在一起,使我國具備了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併以融合創新搶抓新工業革命機遇的獨特優勢。互聯網突破了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推動製造業創新主體高效互動、産品快速迭代、模式深刻變革、用戶深度參與,製造業中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新載體、新模式不斷涌現,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提高創新資源配置效率、縮短技術商業化週期,推動製造業從要素驅動型發展向創新驅動型升級。可見,製造業的壯大需要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互聯網發展也需要以製造業為主戰場。互聯網與製造業的融合創新與相互促進,一方面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技術路徑,另一方面也為互聯網産業發展開闢了不可估量的應用市場。建設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是同一個問題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推進兩化融合、建設製造強國,是信息化發展的主戰場。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是強國富民的戰略支點。在相當長時間內,工業的強大程度決定我國綜合國力中的硬實力。同時,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也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根本舉措。信息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創造了無數的智慧裝備、智慧産品,開闢了一個又一個新市場,創造了不可估量的新需求。發達國家已經提出了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慧製造等新戰略,搶佔新一輪産業革命的競爭制高點。我國必須充分重視信息技術在製造業各環節各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快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産品、裝備的融合創新,推廣智慧工廠和智慧製造,積極培育眾創設計、網絡眾包、個性定制、服務型製造等新業態新模式,充分發揮互聯網激發創新潛能、重構生産體系、引領組織變革、高效配置資源的作用,構建跨領域、協同化、網絡化的新型製造體系,加快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從而實現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發展自主自強的電子信息産業,是信息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之基。我國是世界政治和經濟大國,信息化不能依賴國外的技術和裝備,自主自強的電子信息産業是信息化、網絡強國和工業強國建設的基礎,電子信息産業的自主能力從根本上決定了國家信息安全水準。因此,必須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生態環境,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要加強基礎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和協同創新,統籌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産業發展和應用部署,組織開展國産晶片、作業系統、數據庫、信息安全等關鍵軟硬體應用試點示範,推進大規模應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要壯大龍頭企業資本實力和經營能力,提升其國際化經營和産業鏈帶動能力,同時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培育具有專業特長的“小巨人”,形成大中小企業各自發揮專長的協作體系,以産業鏈協同佔據國際競爭制高點。(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樊會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