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國大選的明槍與暗箭

2016-07-29 07:01:19|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靳松

  民主共和兩黨確定總統候選人——

  亂中亂:美國大選的明槍與暗箭

  本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敲定。希拉裏·克林頓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主流政黨女性總統候選人,將與共和黨之前確定的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爭奪美國總統職位。

  目前,兩黨內部分歧重重、各自政策主張浮誇難行,再加上希拉裏近期遭遇信任危機,而特朗普因奉行民粹主義而人氣攀升,本屆大選結果尚難預料。本次大選還折射出兩黨政客之間的傾軋、各個階層和種族之間分化與對立、社會畸形發展與財富分配不公……

  特朗普支持率反超希拉裏

  隨著兩黨各自的代表大會落幕,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人氣逐漸上升,一方面近來美國本土安全事故頻發,席捲西方世界的民粹主義風潮助推其政治主張更獲認可;另一方面,希拉裏屢屢出現失信醜聞,原本穩健的領先優勢消失殆盡。

  路透社和易普索26日聯合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領先對手希拉裏兩個百分點,該結果是特朗普5月初以來首度領先。

  22日至26日進行的這份民調結果顯示,39%的潛在選民支持特朗普,37%支持希拉裏,24%誰都不支持。美國CNN在25日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4%,超過民主黨的希拉裏5個百分點。而美國“預言帝”內特·希沃表示,如果現在就舉行最終投票,特朗普將以15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碾壓希拉裏,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美國內部加之西方世界民粹主義思潮興起,助推了主張排外的特朗普。尤其是接二連三發生槍擊慘劇。6月,造成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奧蘭多槍擊案陰霾尚未散去,7月,美國多地又被槍擊悲劇籠罩。特朗普深知民眾情緒,並以此嫁接到其政治主張。

  之前在民調一直處於領先的希拉裏近期遭遇信任危機,分析人士對其前景也愈加悲觀。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評價説,希拉裏是華爾街價值觀的化身,是貨真價實的全球精英的典型代表。除擔任巴拉克·奧巴馬的國務卿時曾短暫擱置之外,貫穿這兩個階段的共同思路就是,她走出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政治利益。沒有任何東西是發自真心的。就連希拉裏的女性身份,也是經過精心算計打出的一張牌。可惜,希拉裏的競選明顯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主張。

  大批美國選民認為,希拉裏和特朗普兩人存在同樣嚴重的缺陷。“他們二人都很差勁,所以我們可能還不如把寶押在外行的那一個身上”,這是在首都華盛頓以外的選民中間常能聽到的想法。

  “她在選戰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公眾印象”,德國之音援引紐約大學的美國政策專家亞當·拉米的表態稱:“不管是特朗普,還是希拉裏,聲譽都有問題。他們是兩黨有史以來的選戰中聲譽最糟的候選人。”

  據Real Clear Politics網站本月初調查,目前有55.8%的美國人對希拉裏·克林頓的評價是負面的,只有37.6%的受調查者對她評價積極。對特朗普作出負面評價的美國人佔58%,對其作出正面評價的為35.4%。民調還顯示,許多選民,包括民主黨成員,都不喜歡或者不信任希拉裏·克林頓。

  亞當·拉米認為,誠實可信是她的核心問題,其它都由此衍生,包括所謂的“電郵門”、有關民主黨超級代表的討論以及遲遲無法明顯擊敗桑德斯的問題。

  外媒稱,美國很多選民反感希拉裏政客老油條的身份,稱她説話完全為了政治利益。比如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問題上,在其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希拉裏曾大肆鼓吹,如今卻在其競選綱領裏發出質疑,令人對希拉裏政策主張的連貫性以及本人是否誠實充滿懷疑。

  競選之初便以“大嘴”著稱的特朗普,也令很多美國人不快。特朗普排外的言論和對宗教的攻擊招致了美國少數裔的抵觸,更有可能成為其“搬石頭砸自己腳”的競選主張。

  特朗普在共和黨大會重申在美墨邊境“築墻”的言論,清楚地向外界宣示,他不會為討好拉丁裔群體而在核心政策上讓步。

  但越來越多媒體注意到,共和黨最大的問題在於選民膚色“太單一”。美聯社報道稱,放眼望去,共和黨大會舉辦地克利夫蘭速貸球館成為“一片白色海洋”,拉丁裔、非洲裔和亞太裔選民的面孔零星可見。

  隨著白人佔美國選民比例逐年下降,拉丁裔和非洲裔正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如搖擺大州佛羅裏達的拉丁裔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23%,勢必獲得比4年前更大的話語權。

  與特朗普的策略相反,希拉裏將把爭取拉丁裔和非洲裔等關鍵族裔的選票放在“核心位置”。

  特朗普的公開表現也讓人質疑他能否擔任總統,演講時充滿憤怒、謾罵,儘管有嘩眾取寵效果,但“作秀”終究不是一個總統的本職工作。

  出於對兩黨雙方候選人不信任,美國人對未來更加悲觀。統計顯示,如今近70%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走在錯誤道路上,這一數字在8年前是59%。

  美國人這種消極的情緒,從一方面能夠解釋,兩黨各自都有超過半數的人對競選人特朗普或希拉裏極不滿意。

  《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指出,人們對這兩位競選人極其負面的看法表明,美國人還沒有找到他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他們對國家目前所走的道路的看法實際上變得更加悲觀。

  經濟主張如何落實成疑問

  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借代表大會公佈了最新經濟主張,維護本土就業,促進收入分配均是政策主線。奧巴馬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對經濟公平、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改變甚微,所以本次兩黨競選人都提出了變革的口號,但如何落實不得而知。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25日通過競選綱領,全面闡述民主黨在經濟領域的競選主張和政策立場,著重突出從提高中産階級收入、創造高品質就業和促進經濟公平三方面,重建正在萎縮的中産階級群體,以尋求中産階級選民的支持。

  中産階級為主的“橄欖型”社會,曾被認為是二戰後美國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但過去40多年來,美國中産階級不斷萎縮並呈現“空心化”趨勢。

  與2012年的競選綱領相比,民主黨今年將促進經濟公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綱領指出,當前美國收入和財富極度不平等的狀況對美國民眾、企業和經濟都不利。

  綱領提出從加強金融監管改革、促進企業競爭、對富人和大型企業增稅、促進貿易公平4個方面來緩解美國貧富差距擴大的矛盾。

  綱領還提出,必須解決大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潛在金融風險,要求嚴格執行和落實意在加強對華爾街監管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阻止共和黨任何試圖削弱該項法案效果的企圖,讓華爾街為中小企業和創造就業服務。

  民主黨還在綱領中要求富人和大型企業繳納應繳稅款。民主黨將取消對大型油氣企業的稅收減免優惠,追回將工廠搬遷到海外的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打擊將企業總部遷到海外的避稅行為,並對企業的海外利潤進行徵稅。綱領提出要徵收“富翁附加稅”,同時為中産階級家庭減稅。

  在提高中産階級收入方面,綱領建議將聯邦最低時薪從目前的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擴大社會安全福利支出,鼓勵企業與員工分享企業增長利潤,擴大負擔得起的住房供給,併為退休養老提供保障。

  綱領支持“美國製造”的重振製造業計劃,在美國全國建立製造業創新中心,通過投資工業能效讓美國製造業在全球最環保和最具效率,並在清潔能源、高科技産品、互聯網技術和先進製造業領域與其他國家展開競爭。

  與之相比,共和黨特朗普的經濟主張不僅保護主義色彩更強,甚至與全球化趨勢逆向而行。

  特朗普在此前的競選活動中多次批評自由貿易將損害美國利益。這一點與共和黨傳統貿易政策立場相左。演講中,他重申不支持多邊貿易談判,認為美國應將重心放在與單個國家的合作中。他還提出要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區域貿易協定進行重新談判,要處罰那些在國外生産卻將産品銷往國內的美國公司。

  “我們永遠不會簽署不利的貿易協定,”他吼道,“美國第一!”“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這個系統,這就是只有我一個人能修好它的原因。”

  特朗普還表示,歐盟(EU)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與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競爭。特朗普表示,他將考慮對已將生産遷至墨西哥的美國公司加徵稅率為15%至35%的稅。當被問及此類政策是否與WTO規則衝突時,他回答説:“沒關係。屆時我們將重新談判,或者退出。這些貿易協定是一場災難,WTO是一場災難。”

  彌合黨內分歧成當務之急

  相繼落幕的兩黨代表大會反映出各自內部矛盾重重,為競選衝刺階段增添幾分不確定性。兩黨在競選衝刺階段最需避免犯錯,如何防止各種“家醜”暴露,防止流失選民是兩黨目前亟待解決的家務事,各自的政策調整有望陸續公之於眾。

  對於今年的共和黨大會,美國媒體不約而同地使用了一個形容詞:“不合常規”。其實,大會程式依然中規中矩,關鍵在於冒出了特朗普這位“不合常規”的總統候選人。他在很多人看來根本不算共和黨人,挑戰了諸多政治遊戲規則和共和黨傳統理念,卻偏偏贏得了共和黨預選歷史上最多的選票,造成了共和黨內的嚴重分裂。

  包括前總統布什父子、2012年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及多名資深國會議員在內,不少共和黨“建制派”都缺席本次大會。媒體還曝光説,前總統小布什稱,擔心自己“會是最後一任共和黨總統”。

  在18日大會開幕當天,共和黨內的反特朗普人士曾嘗試徵集簽名以修改大會規則,阻止特朗普上位。嘗試失敗後,這些人一度在會場裏大聲抗議。

  媒體敏銳地注意到,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後,眾議院議長、共和黨大會主席保羅·瑞安發表演講,僅兩次提及特朗普的名字。瑞安著重呼籲黨內團結,但對共和黨分裂的現實並不諱言。只不過按他的説法,“選擇一個分裂的共和黨,強于選擇一個‘政治正確’的民主黨”。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9日發佈的最新民調結果也反映了這一狀況。支持或傾向共和黨的選民中有半數人認為共和黨目前處於分裂狀態。

  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前夕,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官員在總統選舉黨內初選階段涉嫌暗中破壞該黨競選人伯尼·桑德斯競選活動的大量電子郵件被公開,引發大批桑德斯支持者涌入費城抗議示威,也成為表現民主黨內分歧的爆點。

  分析人士認為,“電郵門”事件使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裏·克林頓尋求黨內團結的努力遭受沉重打擊,也給她的競選前景蒙上了陰影。

  “維基揭秘”網站22日曝光了近兩萬封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官員在黨內初選階段的郵件通信記錄。其中部分郵件顯示,理應保持中立的該委員會官員討論了是否應向媒體兜售桑德斯競選活動組織“一團糟”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曝光的郵件證明,應始終保持中立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部分官員持有反桑德斯立場。

  這些郵件雖然尚不足以證明該委員會採取實際行動干涉或影響了黨內初選進程,但在很大程度上佐證了桑德斯團隊在初選階段對於舒爾茨領導下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偏袒希拉裏的指責。例如,桑德斯曾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削減黨內初選電視辯論次數、將辯論安排在收視率較低的週末和節假日提出質疑,認為該委員會試圖減少知名度不高的他在媒體上的曝光時間。

  選民對希拉裏的抵制情緒也體現在多個場合。當民主黨亞太裔黨團25日舉行會議,號召選民為希拉裏投票時,遭到來自加州的抗議者“攪局”,他們向臺上代表發問,“各州代表還沒投票,你們先把桑德斯踢走了?”

  分析人士指出,對希拉裏來説,評判此次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是否成功的最關鍵標準就是,能否結束初選階段以來的黨內分裂狀態。希拉裏試圖利用這一機會團結更多選民,説服桑德斯的擁躉支持自己競選總統。然而,“郵件門”事件在大會前夕曝光打亂了她的計劃,使她錯失了彌合黨內分裂的最佳時機。記者 閆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