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奉獻一份95周歲厚禮——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建館側記
圖為中國共産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內景。汪嘉波攝/光明圖片
【記者連線】
中共六大會址修復工程中的“中國速度”無數次讓俄方參建單位,包括各級政府部門驚嘆。6月20日,修復工程順利通過中俄聯合驗收小組驗收。驗收會上,莫斯科市文物局副局長感慨地説:“按照一般速度,這個工程應該到2019年竣工。”
然而,保證速度的同時,作為修復工程前方負責人的張中華有更高的要求,“要把展覽館建成精品工程,建成中國品質的名片”。小到門窗玻璃,大到整體設計,一切工程環節都要體現“成本節約、品質精品”。中方技術監理谷工程師曾深有感觸地説:“張公參總説自己不懂技術,我看她比我這懂技術的還嚴格。”
正是“品質不達標就返工”這條硬杠杠,讓施工單位絲毫不敢馬虎。最終項目一次性順利通過驗收,業主高興,施工單位更加高興,“感謝張公參,給我們節省了大筆資金,如果不能順利通過再返工的話,我們可就虧了。”
品質就是名片。7月13日,莫斯科市文物局舉辦媒體現場展示會,向俄羅斯各界推介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7月22日,俄羅斯古建修復專家協會在展覽館舉辦科學實踐學術會議,向與會專家、古建修復專業大學生介紹設計和修復過程。莫斯科24台、莫斯科晚報、莫斯科地鐵報等十幾家重要電視和紙質媒體對兩項活動進行了報道,莫斯科24台對張中華進行了專題採訪。
籌建過程艱辛,揭幕後如何運營好、運用好展覽館更加需要努力和智慧。張中華對此有自己的思考,並且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讓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成為紅色旅遊品牌基地。中俄紅色旅遊合作是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的項目,併為此多次做出過重要指示。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合作對拓寬雙方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培養兩國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兩國共同簽署了《2015—2017年中俄紅色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為中俄進一步加強該領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將為進一步加強中俄紅色旅遊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張中華表示,展覽館將做好紅色旅遊當作首要任務,將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線路,吸引遊客。一方面,要做好中共六大常設展,舉辦與六大、黨史有關的展覽、講座、研討會、學術著作出版等;另一方面,展覽館所在的五一鄉自然風景優美,遊客參觀完展覽館後也可以領略一下莫斯科郊外的風光。對外開放短短二十天,展覽館已接待1000多名遊客。目前展覽館正與國家旅遊局商討“紅色旅遊推薦景點”掛牌事宜。
二是讓中共六大紀念館成為中俄兩國人民友誼的展示基地。1928年在當時蘇聯政府的支持下,中共六大順利召開,這是我黨歷史上唯一一次境外召開的代表大會,是俄羅斯人民對中國人民探索革命道路長期支持的最有利見證。建館過程得到普京總統高度重視,聯邦政府、莫斯科市政府大力支持,再次體現了中俄兩國傳統友誼和當前中俄新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新水準。紀念館中專門開設了“當前中俄關係”展區。中俄兩國人民都應該了解中俄關係的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共同推動中俄友好事業繼續前進。
三是讓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成為中國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基地。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運營三年多來,舉辦展覽、演出、講座、培訓等幾百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中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得到中俄兩國政府的高度認可和俄羅斯民眾的熱烈歡迎。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將作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分部運營,依託豐富的項目資源,將優秀中國文化展示給當地民眾和參觀遊客。事實上在開館之前,張中華已謀劃並成功實施了多項中國文化推廣活動。2015年11月,江西雜技團在五一鄉文化宮表演,讓五一鄉民眾第一次接觸到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歡樂春節期間,專門安排河南省歌舞團到五一鄉演出,悠揚的二胡、古箏吸引幾百名老少觀眾,文化宮被圍得水泄不通;今年5月,張中華組織工作人員參加了傳統的俄羅斯星期六義務勞動活動,幫助五一鄉文化宮平整草坪,共同栽下中俄友誼樹,同時還舉辦了兒童漢語體驗課和國畫大師班。這些活動為工程施工和後續運營在當地爭取到了群眾支持,播下了中國文化的種子。
張中華憑著對黨的忠誠信仰,充分發揮豐富的文化外交經驗和不怕困難、勇於吃苦的奉獻精神,讓“中國速度”和“中國品質”在遙遠的莫斯科有了新的注腳,為黨奉獻了一份95周歲厚禮,為中俄兩國人民奉獻了一座精美的宮殿。採訪的最後,張中華對記者説:“我個人沒什麼好講的,這是我一個老黨員應該做的,這是我的工作。感謝黨培養了我,讓我有機會參與到這項歷史性的工作中。我希望你好好報道一下展覽館,黨員和普通遊客們都應該來看看這個展覽,了解這段歷史。”
(本報莫斯科7月29日電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汪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