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學者:應重啟大國間反導條約談判
國際在線報道(駐美國記者趙新宇):7月8日,美國與韓國共同表示,將在韓國星洲郡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引發東亞地區局勢驟然緊張。對此,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院長肖逸夫8月1日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會對中國産生負面影響,需要中美展開更多對話,而且有必要重啟大國間反導條約談判。
簡稱為“薩德”的“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是目前美軍最先進的陸基反導系統之一,由攜帶6組8枚攔截彈的發射裝置、AN/TPY-2X波段雷達、火控通信系統及作戰管理系統組成。而其雷達裝置是世界上性能最強的陸基機動反導探測雷達之一。當“薩德”系統的雷達切換到前沿部署模式時,警戒距離達1200公里至2700公里,兼顧戰略與戰術。按照美韓雙方的説法,在韓國部署“薩德”意在應對朝鮮導彈威脅,對此,肖逸夫教授指出,“薩德”強大的雷達系統會對中國的核威懾能力産生影響。“因為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薩德反導系統擁有強大的雷達,部署薩德確實對周邊産生影響,特別是對中國有影響,對俄羅斯的影響有限,中國憂慮的是自身的核威懾能力會受到影響。”
美國2002年單方面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限制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條約》(簡稱《反彈道導彈條約》),打破“核威懾平衡”,負面影響也在國際安全構架中逐步顯現。按照美國自己的規劃,在關島、日本、菲律賓、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並作為整體,服務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構築的反導系統。而東亞脆弱的平衡在美韓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一刻被打破。此舉不但助長了美國的軍事優勢,也擠壓了其他國家的戰略利益。肖逸夫對此表示,是時候重啟大國間反導協議談判了。“我認為這顯示了重啟全球導彈防禦協議談判的緊迫性。這顯示了大國之間需要某種諒解,特別是中美之間。或許俄羅斯也願意參與其中。如果我們展開全面的反導軍備競賽,美國最初5到10年有優勢,但是之後就會失去優勢,因為中俄會追趕上來。我認為,避免這樣的軍備競賽符合全球利益。”
而自從美韓軍方7月8日宣佈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後,韓國國內的反對和抗議活動愈演愈烈。肖逸夫表示,韓國國內和民間激烈的抗議,或可能導致“薩德”部署的推遲。“薩德系統將要部署的星洲郡,當地公眾有著非常強烈的反對意見,抗議、大規模抗議,地方政府也反對,還不能確認薩德系統能夠容易地部署在那裏,可能被不斷推遲,就像日本的沖繩,抗議美軍機場建設,導致不斷拖延。可能在韓國公眾強烈的抗議下薩德部署也無法實現,或是被轉移到其他地方部署,但另外兩個備選地點的也有很強烈的抗議之聲。”
而對於因部署“薩德”系統引發當下地區局勢的緊張,以及可能對中美關係帶來的影響,肖逸夫認為,此時更需要中美展開充分對話,降低誤判的幾率。“良好的溝通非常重要,我認為中美應當就部署‘薩德’的問題進行對話,應該進行中美兩軍之間的會談,也應該在中美最高層領導人之間討論,以避免誤解。我認為,仍有時間找到辦法,我也希望美國能參與這樣的對話,降低對局勢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