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內油價將迎來"兩連跌" 每升或再下調逾1角

2016-08-03 23:02:38|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 題:汽柴油價格每升或再下調逾1角

  新華社記者 安蓓

  國內汽、柴油價格或將迎來今年首次“兩連跌”。8月4日是成品油調價“窗口”。市場預測,由於本調價週期內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降,在上一輪調價週期價格下調的基礎上,汽、柴油價格每升將再下調1角多。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8月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2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6.54%。據此測算,汽、柴油價格每噸將下調180元左右。8月3日是本計價週期的第九個工作日。

  此次下調如果成行,將是年內第三次汽、柴油價格下調,也可能是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發佈的報告稱,本輪調價週期內,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繼續過剩,庫存不斷攀升,成品油消費低迷,這些因素均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探。

  從供應面看,美國活躍鑽機數已連續第5周增加,石油輸出國組織産量增加、出口量增大,均為國際原油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從庫存數據看,美國能源信息署7月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原油庫存達5.2億桶,已達到10年同期最高水準;隨後一週,庫存再增加167萬桶,為近3個月來最大周增幅,原油庫存再創新高。與此同時,海上浮倉量升至2009年以來最高水準。成品油庫存也不容樂觀,儘管已是美國傳統的夏季出行高峰,但汽油庫存不降反升,市場需求低迷特徵明顯。

  受此影響,進入7月後,國際油價不斷回落,布倫特、WTI原油期貨價格分別下降14.5%和13.9%,均創年內最大單月跌幅。其中WTI油價跌破每桶40美元。

  市場機構中宇資訊稱,受供應過剩等利空因素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市場投資情緒相當低落。市場擔憂國際油價或進一步下探低位。

  我國于2013年3月底出臺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按照新機制,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今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下限,即當國際市場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中宇資訊分析稱,目前國際原油現貨價格逼近每桶40美元關口,下輪調價週期預期正變得不明朗。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認為,目前國際市場原油過剩局面仍將持續。隨著北半球夏季用油高峰結束,汽油消費量將出現下滑,國際油價有進一步下行的壓力。但7月國際油價下降快、跌幅大,短期有技術性反彈的可能。

  根據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成品油庫存較去年12月底上升了13%以上。市場分析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成品油需求持續低迷,庫存消化速度放緩。充足的資源與低迷的市場需求將持續打壓國內成品油價格。

  截至目前,今年汽、柴油價格已經歷14輪調價週期,其中2次下調,4次上調,2次因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擱淺”,6次因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的“地板價”不調整。今年以來汽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310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300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