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陸戰“馴鷹人”深藏功與名

2016-08-05 09:04:0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易成晨):8月初,陸航某機場,幾架國産新型武裝直升機剛剛做完一組高難度動作,這群飛行員駕駛戰機並非為上戰場訓練,但卻肩負更重大的責任,他們正是“馴鷹人”——陸航某試飛大隊隊員。 

圖片默認標題

試飛大隊風采。

  稱號:“馴鷹人”和“排雷兵”

  時間回到2001年,那時陸軍正在研製自己的“低空殺手”武裝直升機,大量的測試需求卻面臨沒有自己的試飛員的尷尬,如果請國外的試飛員不僅傲慢無責任心,而且還有泄密風險,在此背景下,試飛大隊應運而生。

  從荒山野嶺白手起家到如今,大隊已經設施完備隊伍整齊。作為陸軍唯一的試飛部隊,大隊承擔國産直升機出廠交付、科學試驗和定型試飛的多重任務。每一架新直升機的第一位操縱者都是試飛員,而每一架老舊的需要大修的直升機也經由他們驗證,這也意味著,一切未知的數據都首先由試飛員來探索,一切未知的風險也首先由試飛員承擔,他們要充分挖掘直升機的性能,也要及時發現隱患,所以,他們被稱為“馴鷹人”和“排雷兵”。

圖片默認標題

  中隊長孫六行有5塊臂章,全隊最多,每一塊代表一種成就。

  哪艱苦去哪,怎麼極限怎麼來,試飛大隊在過去測試了無數直升機,提出了技術性意見建議數千條,填補了國內直升機試飛領域的多項空白,乃至“9.3”閱兵上的直升機的可靠性、首次挂國旗通場等均由他們先行驗證,更不用説創造的諸多震撼紀錄,如副大隊長王道明成功駕駛國産單發直升機首次實現海拔5300米高原著陸,創著陸海拔最高紀錄;中隊長孫六行冒著旋翼隨時可能失效的風險,創國産最大型直升機9000米最高升限紀錄等等,證明了國産直升機性能優異,甚至達到世界頂尖水準。

  險情:迫降稻田和帶彈著陸

  高風險的試飛工作難免會有一些生死瞬間,雖然讓人膽戰心驚,但試飛員的表現總是更加令人敬佩。

  2007年,一場險些使某新型直升機研製毀於一旦的罕見特情不期而至。試飛員張志強和張雲磊按計劃進行某項極限課目試飛時,機體突然劇烈抖動,駕駛桿操縱困難,各種警報燈全部亮起,直升機從1800米高度迅速下降。但憑著精湛技術和過人膽識,他們成功將直升機迫降在一片稻田中。事後專家認定,再耽誤幾秒,直升機就會空中解體!

  第一任大隊長宋義至今回憶起來仍感慨不已,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自己研發不如直接購買國外的成熟産品,“所以如果摔了,就意味著這個飛機型號沒有了,或者至少再延遲10年。”而且研發初期一架直升機價值上十億元,搭載在機上的測試設備和試驗數據更是無價,一旦發生事故,損失不可估量。

  最終,這次迫降完好地保存了樣機和試驗數據,挽救了這一新型直升機型號,也才使得後來陸軍航空兵從支援保障型向主戰主用型轉變成為可能。

圖片默認標題

  陸戰之鷹風采。

  2010年,試飛員袁羅庚和林建執行某型機的武器定型試驗,在某型國産新型導彈首次進行對地攻擊過程中,當試飛員按下發射按鈕卻沒有任何反應,二次發射仍無反應。“飛機還沒定型,導彈也是剛研製的,所以對我來講也是新手。”袁羅庚回憶説,“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到別的地方把彈扔掉,因為太危險了。”“如果有大的振動,彈掉下來,就會正好在飛機下面爆炸,是跑不掉的,而且我的位置就坐在導彈挂架上方。”“但我們當時考慮了,這第一枚導彈為什麼沒有打出去,卡在哪一塊?工藝部門肯定很想知道。直接扔掉很可惜,不僅因為一枚導彈本身價值百萬元,而且試驗數據也取不到了。”最後,機組毅然決定冒著極大的風險進行帶彈著陸,過程之緊張,兩位試飛員小心翼翼,並不斷相互鼓勵,幸運的是最後平安落地。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