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斷中韓文化交流需謹慎 否則中韓相爭美國得利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春曉):據韓國媒體報道,近來,中韓文化交流或合作項目接連中斷,有韓國藝人在中國拍攝的電視劇在即將播出前突然接到通知,要將韓國演員出現的部分全部剪掉,也有韓國導演原計劃拍攝的電視劇,製作日程被無限延期。另外,一些韓國明星無法來華宣傳,恐怕已成定局。
雖然,中方還沒有官方出臺限制韓國娛樂産業的相關文件,但未來,一些韓國明星參與的影視劇以及這些年火熱的中韓合拍項目,恐怕均會受到波及。由於受相關消息影響,韓國娛樂企業市值已經開始大跌,其國內幾家最大的娛樂公司如JYP、CJ、SM、YG已經總計蒸發了36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左右。
如果中方抵制韓國娛樂産業,對韓國會産生什麼影響?韓國為何如此重視影視劇等文化産品的輸出?中韓文化娛樂産業的未來在哪?帶著一系列問題,記者採訪了研究韓國社會文化的專家,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曉玲女士。
抵制韓國的文化娛樂産業對其民族自尊心打擊會更大
王曉玲指出,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統計了2008至2011年間的文化産業出口規模,以年均22.5%的速度飛速增長,另外根據《韓國文化産業對外輸出促進方案》預測,韓國文化産業整體對外出口額將在2017年達到100億美元,該部門還表示,力爭到2020年,將文化內容出口額提高到224億美元,從2010年全球排名第9位(2.2%的市場份額)提高到2020年第5位(5%的市場份額),使韓國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強國。
韓國自1997年金融危機以後,著重發展的産業之一就是文化産業,其中包括創意産業,王曉玲如此説到,21世紀之後,中國成為韓國文化創業産業的“福地”,並且“韓流”這個詞語産生於中國。由於韓國市場太小,依託于中國市場,韓國文化産業才正式走向世界。
如果只看中韓之間的娛樂産業貿易額,它在中韓貿易中所佔的比例並不高,也不是一個支柱性産業,但文化代表了未來的方向,所以在産業發展上的意義非常重大,王曉玲如此説到。
同時王曉玲指出,比起産業發展的意義,中國方面如果抵制韓劇、娛樂産業等做法,更重要的將會是打擊了韓國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切斷了韓國國家形象的傳播,對其心理上的衝擊會更明顯。“韓流”被韓國政府賦予了過多意義,並且馬上納入了韓國政府規劃,比如政府方面希望韓國文化能夠給産業出口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希望能成為國家形象傳播的載體等意義。
“韓流”給韓國的其它産業帶來了附加值,這個只是從經濟層面的討論,與經濟相比,韓國軟實力的核心是其文化,它也許不佔經濟很大份額,但是韓國在這方面非常敏感,所以如果抵制韓國的文化産業,對韓國心理上以及對其民族自尊心的打擊將會更大。
但是,賦予韓國文化這麼多意義帶來了兩面性。王曉玲説,政府一方面給了很多文化方面的優惠政策,推動了韓國文化産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給文化賦予太多意義會受到其它因素、領域的影響。比如,中韓的文化産業其實與中韓兩國之間政府關係的熱和冷密切相關,與兩國的政治關係一起波動。
中斷中韓文化交流需謹慎 否則中韓相爭美國得利
從鳥叔的《江南Style》開始,到熱播劇《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再到後來的《太陽的後裔》等等,一股“新韓流”熱潮涌起,也反應了“韓流”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只要有市場、有競爭力,不是一紙限令就可以抵制的。
王曉玲認為“新韓流”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不僅僅是“韓流”,它是“韓中流”,她強調,就是中國與韓國一起製作、共同參與。她認為有一個現象更值得關注,那就是“韓流”對中國的審美影響從來沒有離開過,不管是韓版服裝、化粧等等,韓流對中國人的審美産生深刻影響。韓國的審美情趣在影響了中國一、二十年之後,中國的資本看到了機會,進入韓國娛樂文化領域。近幾年,中國的文化産業資本開始進入,比如韓國幾家比較有名的大型娛樂公司,它背後的第二大股東,甚至第一股東都有中方資本。
王曉玲對記者説,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趨勢。現在的流行文化是“韓中流”,以後可能會變成“中韓流”,有可能中國是主要地位,韓國是次要地位,因為我們的資本大、市場大。但是不管是韓中,還是中韓,這對中國的國外交流,對東亞社會的一體化和區域的穩定、和平,以及對東亞地區産生向心力,它起到的作用都是積極向上的。
王曉玲最後對記者表示,雖然中韓文化交流合作項目總體向好,但是近期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韓國現在已經脫離了均衡路線,所以中國給予精確反擊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挑起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否則中韓相爭美國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