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安倍新內閣皆為親信,所有跡象表明無意改善對華關係

2016-08-08 15:12:0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新了內閣和黨高層人事,從整體看,改組的規模並不大,整個內閣有8名大臣留任原職,兩名從其他職位調任,新入閣的只有9名,這與去年安倍改組內閣的基調是一致的。

  對安倍而言,當前維持政策的延續性是第一位的,留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財務相麻生太郎和外相岸田文雄,經濟、外交政策基本上可以維持原樣。同時因為安倍支持率目前還處在50%以上的相對高位,他也沒有必要像以前的首相那樣,通過改組贏取黨內的人心,所以這次的改組換多少、換誰基本上是按照安倍的意思來的。

  人選的選擇,安倍非常重視“自己人”,留任的自不必説,實際上在整個內閣19名大臣中,13人來自於安倍擔任會長的右翼議員組織“創生日本”,其他如信任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留任的厚生勞動相鹽崎恭久,還有一億總活躍擔當相加藤勝信等,都是安倍要好的哥們。三位女性大臣,高市早苗、稻田朋美和丸川珠代,都可以説是安倍一手栽培的“安倍寶寶”。可以看出,安倍是很“偏心”的。

  而且,根據日本《赤旗報》的報道,包括安倍在內的20名內閣成員,除公明黨的石井啟一之外,或是“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成員,或是“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成員,或是“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成員,而這三個都是右翼政治組織,都是主張參拜靖國神社的,所以《赤旗報》稱他們都是“靖國派”大臣。

  這次改組,看不出安倍在中日關係上有“改弦更張”的打算。

  安倍有限改組內閣就是為了確保政策延續性,當然也包括外交政策。這幾年中日關係的冷淡,根源在於安倍對中國的看法。只要安倍仍將中國視為對手甚至安全上的“假想敵”,並以此來推動國內的軍力增強,那麼中日關係就很難真正改善。至少,安倍的這種態度並沒有改變的跡象,前不久出臺的《防衛白皮書》與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指手畫腳就鮮明代表了這種傾向。

  在防衛相的安排上,將其最“貼心”的女親信稻田朋美放到這個位置上,實際上表明瞭他並未想在對華政策上改弦更張。眾所週知,稻田朋美是著名的右翼女政客,否認南京大屠殺,2013、14年連續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對中國的態度惡劣。很難想像,稻田在擔任防衛相期間,會對增強中日之間的安全方面的互信盡心盡力,安讓她當防衛相,是為了方便執行自己對中國強硬的安全政策。當然,安倍讓稻田當防衛相,據外界的揣測,有國內的動因,那就是安倍實際上將稻田視為能夠傳承自己的政治衣缽的“繼承人”,甚至有傳言説安倍將來想“傳位”給她。

  有些日本媒體説,著名的“知華派”二階俊博擔任了位高權重的自民黨幹事長,這是安倍希望改善中日關係的徵兆。但事實上,二階的前任谷垣禎一曾任自民黨總裁,是更有名的“知華派”,而且,在上一屆黨高層中,二階也擔任總務會長,兩位“知華派”坐鎮,中日關係得到改善了嗎?問題還是出在安倍身上,當今的日本政治生態與過去不同,那時候有實力的政治家的話首相是不能忽視的,但是現在卻是安倍的“一言堂”。在中日關係上,安倍雖然一再鼓吹與中國領導人“多見面”,但從未有過實際的改善中日關係的舉動,口惠而實不至。所以並不能説二階的上臺就對中日關係就有正面作用。

  從人事安排上,也能看出安倍很想推動修憲和“首相延任”。現在修憲勢力佔據了眾參兩院各2/3多數,在2018年下屆眾議院選舉之前的這兩年多的時間,是修憲的窗口期。修憲茲事體大,需要朝野協商,所以安倍想今年9月的臨時國會一開幕就開始這一進程。黨幹事長是負責政黨間協商的,二階並非鐵桿修憲派,與其他政黨特別是盟友公明黨的關係還算不錯,所以安倍希望在政黨協商的過程中,二階能夠幫他説服民進黨等對修憲不熱心的政黨以及對修憲謹慎的執政盟友公明黨,實現其修憲的目標。

  首相的延任也是如此,按照自民黨黨規,黨總裁只能連續任兩屆也就是6年,所以安倍到2018年9月必須刺任黨首以及首相,但安倍不想退,希望再幹幾年,而二階是黨內大佬中率先向安倍表忠心支持安倍延任的,這次當了幹事長之後,二階就宣佈在臨時國會開幕後就設立機構討論此事,並在年底前作出決定。安倍讓二階俊博當具體負責自民黨事務的幹事長,不能不説也有這方面的目的。(霍建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