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人權紀實貴州行】新時代貴州"農民工":在家鄉打工的幸福生活

2016-08-08 14:39: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

 貴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綜合樓和貴州(烏當)農村電商産業園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曾韻):貴州是中國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開發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從“十二五”走到“十三五”,貴州省在扶貧的道路上可謂是傾盡全力。從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就業扶貧到生態移民行動、教育扶貧,新招、實招不斷。

  提到貴州,腦海中浮現的總是那一望無盡的崇山峻嶺和蜿蜒曲折的盤山路。然而,真的來到貴州,一切都和想像中不同。

  黃朝琴是貴陽市北郊烏當區羊昌鎮上一名普通的布依族中年婦女。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半輩子的她告訴記者,這兩年鎮上的變化簡直就是天翻地覆,“原來這裡全部都是大山坡,大荒田;現在蓋了房子好,到處是花。大家還可以在大花園裏散步。而且現在還輕鬆,該上班就上班,想玩就玩兩下。”

  如今的羊昌鎮已經沒有了中國傳統農村的景象,莊稼地已不多見。自從烏當區開始建設貴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後,這裡被改造成了一個恬靜的“花畫小鎮”。本以為一輩子都要靠天吃飯的黃朝琴,兩年前將家中的七、八畝莊稼地參與了土地流轉後,和丈夫一起在羊昌花卉園區大棚裏開始了種植看護“多肉植物”的工作,從莊稼人搖身一變成了“打工仔”,“我們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就當自己的莊稼來看,有的時候也會幹上九、十個小時。上午涼快的時候也會多做一會兒,下午晚些涼快的時候也會多做一會兒,中午熱的時候就多休息休息。比以前是輕鬆多了,以前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現在中午還有午休。”

  黃朝琴夫婦倆以前種地時年收入不過萬元,如今兩人每個月一共能領到近四千元的工資。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他們十分滿足。然而,最初面對轉變時,由於要從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重新開始,黃朝琴也擔心猶豫過,可現在,她已經做得輕車熟路了,“當時剛來的時候當然是很難的,現在熟悉了就不覺得難,反而很輕鬆。你只要知道哪天該下種子、哪天該澆水、哪天該打藥就可以了。”

  黃朝琴就像是羊昌花卉園區裏一朵樸實而美麗的鮮花,在貴州大力發展農業示範園區的陽光下盛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