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嚴峻暴恐威脅是中阿巴塔加強反恐合作最大動因

2016-08-08 15:29:5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8月3日,首屆“阿中巴塔”(阿富汗、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國軍隊反恐合作協調機制高級領導人會議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四國決定正式成立“阿中巴塔”四國軍隊反恐合作協調機制(簡稱“四國機制”)。“四國機制”的成立可謂正當其時,將有助於推動四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伊斯蘭國”的外溢滲透以及恐怖分子跨國流竄等當前突出威脅。

  中、阿、巴、塔都面臨著嚴峻的暴恐威脅,這是促使四國進一步加強反恐合作的最大動因。當前,“伊斯蘭國”在大本營伊拉克、敘利亞遭到的圍剿壓力不斷增大,控制範圍大幅縮水、資金來源銳減、暴恐有生力量折損嚴重,這使“伊斯蘭國”加大向域外的轉移滲透併發動恐怖襲擊緩解核心區面臨的壓力。最近幾個月,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連連發生“伊斯蘭國”煽動或直接策動的暴恐大案,震驚世界。而南亞和中亞地區也是“伊斯蘭國”轉移滲透的重點地區。2015年1月,該組織宣佈建立“呼羅珊”分支,涵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亞大部分地區。該分支隨後在中亞、南亞地區,尤其是阿富汗招兵買馬,實力不斷發展壯大。近期,“伊斯蘭國”向南亞和中亞地區的滲透勢頭強勁,“呼羅珊”分支成為其重要支點。據評估,“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成員至少2000多人,尤其是阿東部和東北部成其活動的重點地區。7月底,該分支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製造暴恐大案,造成80多人死亡,是近年來阿發生的最嚴重恐怖襲擊案。

  塔吉克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邊境線1300多公里,由於塔、阿國力弱小,導致有邊無防,阿境內暴恐勢力向塔滲透對塔構成的安全威脅日益上升。不僅如此,有數百名塔籍“聖戰”分子在敘利亞、伊拉克參加暴恐活動,目前,他們回流塔搞暴恐活動的勢頭明顯,成塔政府心頭大患。塔總統拉赫蒙警告稱,“伊斯蘭國”是新世紀的瘟疫,對塔威脅不容低估。

  對巴基斯坦而言,雖然2014年6月開啟的“利劍”反恐行動有效地減低了其面臨的暴恐威脅,但是並未能斬草除根,大批“基地”組織、“烏伊運”等暴恐組織的成員從巴北部向阿富汗流竄,甚至一路北上染指中亞。

  從中國角度看,“東伊運”長期藏匿在南亞地區,與當地暴恐勢力建立共生關係,並不斷向中國境內大搞滲透,大肆煽動恐怖活動,近年來中國發生的多起暴恐大案均係“東伊運”直接策劃實施。因此,“東伊運”為首的“東突”暴恐勢力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挑戰。同時,“東突”恐怖分子在南亞、中亞地區的流竄作案也可能影響到“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

  長期以來,中國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南亞、中亞國家在安全領域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包括在雙邊層面以及多變層面。例如,在上合組織框架下,中國與多個國家展開了反恐演習、聯合打擊跨國毒品犯罪等合作,2014年中國還提議在上合組織成立反恐中心,以此進一步推進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地區反恐合作。這些合作機制大大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南亞各國在反恐等安全領域的合作,對維護地區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原有的反恐合作機制相比,“四國機制”旨在就反恐形勢研判、線索核查、情報共享、反恐能力建設、反恐聯合訓練、人員培訓方面開展協調並提供相互支持,且相關協調合作僅在四國間展開。“四國機制”下的反恐合作將更具有針對性和效率。在地區反恐合作上,四國中的中、塔是上合組織成員,而巴、阿則是其觀察員。“四國機制”未來與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反恐合作機制將是一種相互補充和促進的關係。

  在“四國機制”下,中國將積極承擔起大國的國際責任,加大反恐投入,通過培訓、訓練、裝備支援等多種方式促進塔、阿、巴等國的反恐能力的提升,攜手應對暴恐威脅,共同維護和促進地區安全環境。(嚴帥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