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科技“耕山”降洪魔 平山縣葫蘆峪模式經受住暴雨洪水考驗

2016-08-08 14:27:38|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谷士欣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全媒體報道小分隊發自平山縣——

  河北日報記者 王峻峰 王曉東 楊威力

  層層梯田裏,核桃樹鬱鬱蔥蔥,果實纍纍;彎彎山路旁,格桑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8月6日,記者在葫蘆峪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採訪時,放眼望去儘是美景。

  平山縣氣象臺的數據顯示:7月19日至20日,平山縣降特大暴雨,葫蘆峪降雨量為271.6毫米。7月24日晚,在土壤已達飽和狀態時,葫蘆峪又遭短時強降雨,降雨量為135毫米。

  連遭兩次強降雨襲擊的葫蘆峪,竟難覓洪水侵襲的痕跡。這不得不讓人大為震驚。

  “山體完好,梯田無損,關鍵原因是用科技‘耕山’,高標準造田。”平山縣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濤告訴記者,“葫蘆峪模式能夠連續經受住暴雨洪水的考驗,更堅定了我們治山的信心。”

  “耕山”,要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

  掐指算來,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在太行山上耕耘近10年了。他們走過的每一步,無不蘊含著科技元素。

  “太行山是倔強的,摸不準它的脾氣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劉海濤説,“這些年,我們始終堅持尊重自然規律,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對其進行馴服。”

  葫蘆峪位於平山縣東王坡鄉,荒山荒坡資源豐富,有20多萬畝可開發利用。儘管資源豐富,但石厚土薄、乾旱缺水,不適宜耕種。

  “旱能澆,澇能排,才能實現旱澇保收。因此,水利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看,那是田面內側排水溝,那是山脊縱向排水溝,那是溝谷排水道。”苦幹蠻幹不如巧幹,劉海濤説治山必須先治水。

  記者發現,葫蘆峪的排水設計非常講究。縱向排水溝將所有田面排水溝連在一起,然後與溝谷排水道相連,匯入塘壩或者河道。

  雨後的葫蘆峪,32個塘壩碧波盪漾,美景怡人。雨量雖大,但只有70%的塘壩蓄滿了水,葫蘆峪強大的承受力可見一斑。不僅如此,由於塘壩前面設有攔沙壩,泥沙基本不會進入塘壩。

  “有科學的排水系統,我們就有底氣。”工程部經理張貴雙帶記者轉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兩處塌方的護坡。“整個園區也只有五六處,還都是小毛病,修補一下就好了。”

  除了排水,葫蘆峪園區建設伊始,就注重在保持山體原樣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並重點在涵養水源、修復生態上下功夫,根據實際栽植經濟、生態樹種。對新造地的邊坡,通過種植苜蓿、紫穗槐、連翹、金銀花等,實施生態護坡。

  一項項科學而細緻的工程,造就了葫蘆峪強大的抗洪能力。

  造地,要嚴格執行高標準

  “造地,誰都可以造,關鍵要看品質。洪水無情,品質不過硬,肯定會受到懲罰。”省農科院專家服務團團長鄭彥平一直關注著葫蘆峪。暴雨剛過,他就趕往葫蘆峪實地查看,結果讓他“感到震撼”。

  針對太行山片麻岩地區的地質特點,葫蘆峪園區與省農科院、河北農大的專家一起,摸索出“隔坡溝狀梯田造地法”,要領是“深耕層、高築埂、固護坡、暢排水”。

  “造地是為了種地,必須做到高標準。省國土資源廳、省品質技術監督局和我們一起制定了葫蘆峪造地標準,比國家現行標準高多了。”張貴雙説。

  據了解,作為我省地方標準,去年底,葫蘆峪造地標準由省品質技術監督局對外發佈。

  “田坎高度3米-5米。堆積田坎的高度不超過5米,傾斜角不超過40?;切削田坎的傾斜角不得超過42?;石砌田坎的高度不超過3米,漿砌田坎的傾斜角不超過85?,石塊幹壘田坎的傾斜角不超過70?。”

  “田面寬度根據坡度、利用方向和徑流量來確定,緩坡宜寬、陡坡宜窄。坡度在5?-15?、土層較厚的土石山區和丘陵區山地,田面寬度以10米-30米為宜;坡度在15?-25?、土層較薄的土石山區,田面寬度以4米-10米為宜。”

  “田面要外高內低,向內有2?-3?傾斜角;田面走向按自然坡形隨坡就勢布設,田面沿等高線方向的比降為3‰-5‰。”

  造地的每一項標準,都展示著葫蘆峪人的嚴謹,葫蘆峪人的踏實。

  這兩次強降雨過後,葫蘆峪3萬畝梯田,只受損20畝,而且還是因為尚未驗收,不允許進行綠植,導致水土流失而受損。

  “只要嚴格按照標準去做,‘中雨不出田、大雨不出山、暴雨不毀田’的目標就能實現。”張貴雙説。

  管理,要打造共贏利益鏈

  “當時,暴雨傾盆,傘都撐不住,相隔幾米啥也看不清。我開著車滿山轉著查看水情。”公司管理人員焦書堂告訴記者,“這可是葫蘆峪面對的最大一次考驗。”

  公司的人冒雨上山,老百姓也來了。

  “老百姓也上山,是因為我們採取的是‘大園區、小業主’的經營管理模式,園區由我們經營,地由農民分片承包,公司和農民同處一條共生共贏的利益鏈。”劉海濤説,“大家冒雨圍山轉,就是要進一步摸透太行山的脾氣,為下一步開發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

  66歲的焦聯兵是下峪村村民,他把家裏的八畝多地流轉給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然後在園區打工。“下雨時上山,為啥?因為土地是咱的命根子,擔心暴雨毀田啊。”

  焦聯兵介紹,1963年的洪災,全村700畝地被沖毀300多畝,用了7年時間恢復;1996年的洪災,全村900畝地被沖毀200多畝,用了1年時間恢復。“農民靠地吃飯,就怕老天砸飯碗。這一次沒成災,就因為地造得標準高、品質好,是自己給自己造地!”

  暴雨未成災,讓葫蘆峪人喜笑顏開。“這場雨還起到了查漏補缺的作用,督促我們更加科學治山。”劉海濤説,葫蘆峪這次的表現能得95分。

  那5分丟在哪?“這次出現的幾處小塌方,就是因為坡度沒嚴格按要求做,以後執行標準必須更嚴。有些路段因為排水溝問題,導致雨水直衝路面,會影響路基、路面的強度與穩定性,減少壽命。”劉海濤説,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只有進一步完善,才能把丟掉的分拿回來。

  “科技‘耕山’,才能山清水秀。”望著漫山遍野碩果纍纍的核桃樹,劉海濤笑了。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