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巴鐵上馬,地方政府扮演了什麼角色

2016-08-09 07:19:24|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備受爭議的巴鐵項目,從大膽設想到小心上路,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輿論關注,也把一些地方政府推向了前臺。對於巴鐵項目,公眾討論最集中的,除了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及其背後的融資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項目是如何在一些地方上馬的,是否經過了依法審批和評估程式。

  記者調查發現,在巴鐵進行路面測試的河北秦皇島,市區兩級政府先是否認與該項目有關,甚至説根本不知情;隨後,秦皇島市發改委又稱巴鐵是按照旅遊項目審批的,不是交通項目;再後,面對新華社記者的詢問,秦皇島市有關部門承認,確實和巴鐵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併為當天的路面測試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而在已宣佈開工建設的另一個巴鐵研發基地河南週口市,工程奠基後就沒了動靜,號稱投資100億元的項目地塊長滿了荒草,只留下一個大坑。

  在巴鐵這個項目上,落地政府的角色和態度耐人尋味。這麼大的項目,又是徵地又是路測,地方政府不大可能不知情。據報道,當初引進時一路綠燈,現在看到項目問題重重且飽受質疑,又開始撇清關係。如此前恭後倨,地方政府在項目落地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雖然都在説經濟轉型,但對不少地方來説,創造GDP的發展願望依然強烈,招商引資、上大項目仍是重中之重。更何況,巴鐵項目還自帶節能環保、緩解擁堵和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等光環,對地方來説更是求之不得的“好項目”。

  暫且不論巴鐵在科學原理和安全管理上是否過關,因為這是全新的技術,也可以給創新一點改進和試錯的空間。但是,巴鐵項目要做的是公共交通系統,可不是在自己家裏搞發明,一套新的公共交通系統,從理論設想、模型設計,到規模化生産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需要經過嚴格的可行性研究、路面測試,還要經

  過環境、噪聲、安全等一系列評估,才可能被批准上路。這些過程,都少不了科研人員和權威機構的參與,而我們在巴鐵項目中並沒有看到。

  直到目前,巴鐵還只是一個概念,連專利都還在審核中,一些地方就開始規劃巴鐵專線、生産研發基地,預計年産量,生産出來給誰用呢?按照設想,巴鐵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可簽約落地的卻基本是中小城市。可見,不是這些城市更需要巴鐵,而更可能是這些城市上大項目的需求更急迫,立項徵地更容易。

  至少從目前來看,巴鐵距離上路行駛還很遙遠,簽了協議的項目估計很難如期完成。如果最終巴鐵被證明不可行,或者就是包裝出來集資的噱頭,存在的隱患就更大了。因此,對於已經上馬的巴鐵項目,有關部門應及早介入調查,看立項條件和程式是否合規,也給關注巴鐵的人和投資者一個説法,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費和損失。(鐵永功)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