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海南一副市長收到賄款後稱"這個朋友可交"

2016-08-09 14:33:03|來源:檢察日報|編輯:谷士欣

  原標題:兩次收的錢=自己15年工資

  海南一副市長收到賄款後稱"這個朋友可交"

  符濤生2015年6月11日,海南省著名僑鄉文昌市爆出一大新聞:“市政府副市長符濤生被省紀委工作組帶走了,肯定是出事了。”人們的議論並非空穴來風。2016年5月25日,海南省第一中級法院開庭審理了符濤生受賄案。檢察機關指控,符濤生在文昌市擔任水利局長、副市長職務期間,收受賄賂共計239.1萬元。人們不禁要問:一個副市長,是怎樣利用手中權力,受賄搞腐敗,最終落得個身陷囹圄的可悲下場呢?

  茶水費五千

  “就是事兒不成,給符局長這點茶水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辦案人員根據符濤生在紀委的交代,迅速展開了偵查取證、固證、核證工作。符濤生踏上仕途路的34年來,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

  56歲的符濤生出生在海南文昌市一個貧困家庭,少年的他勤奮讀書,考入了廣東省商業學校。22歲那年畢業後便被分配到文昌市統計局當了辦事員。從此,他登上了仕途路。後來,組織上安排他到中南財經大學深造。從1994年開始,符濤生歷任文昌市工業局副局長;文昌市水務局局長、文昌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文昌市政協副主席、文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等職務。而透過符濤生受賄案那厚厚的卷宗,可以看出自從他當上了水務局局長後的種種行為,就為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時間回溯到2005年7月,符濤生出任文昌市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眾所週知,這水務局長絕對是個實權人物。符濤生發現,同學、朋友主動與他來往的多了,外界想結識他的工程隊老闆、工頭也逐漸多了起來。

  有時候,人走錯路,往往是一念之差。

  那是2006年4月的一天,一個叫符佳的工程承包商,得知文昌市文城鎮有污水處理項目及污水管網勘探工程的信息,符佳意欲將這個項目拿到手。通過朋友介紹,符佳很快結識了文昌市水務局局長符濤生。

  頻繁交往後,符佳看清了符濤生囊中羞澀。於是,在這年中秋節前的一天,符佳在文昌市文城鎮慶齡路口送給符濤生5000元,並説:“工程的事,還望符局長多加關照。”

  “無功不受祿,這事兒八字還沒見一撇,我怎麼好意思拿你的錢呢?”

  “就是事兒不成,給符局長這點茶水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回到家裏,符濤生打開信封一看整整5000元百元鈔票。這些錢可相當於他當年3個月的工資啊!這是符濤生第一次伸黑手撈錢。是福是禍,他心中沒底。不過,他確實太需要錢了,孩子上學需要錢,日常生活需要錢,要想再上個臺階,與領導們交往亦需要錢。總之,錢對他而言太重要了!

  初嘗甜頭,符濤生“聰明”地悟出了權力與金錢的特殊關係。同時,他也徹悟了“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的至理名言。

  拿人錢財,就得為人辦事。符濤生很快幫符佳攬到文城污水處理項目工程。工程到手,符佳在欣喜之餘,沒有忘乎所以。他心似明鏡,如今各類工程公司競爭激烈,要是沒有符局長的暗中相助,絕對不可能拿到這個工程。來日方長,為了感謝符濤生的幫忙及讓其今後在工程項目方面給予更多關照,必須春節前去答謝。時值2006年春節,儘管符佳資金吃緊,需要對方方面面進行打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符局長。這年春節前的一天,符佳來到符濤生的辦公室。

  “符局長,我能拿到工程,靠您鼎力相助,大恩不言謝。春節到了,我給您提前拜年,帶點東西,略表寸心。”邊説邊從包裏拿出一個信封交給符。

  符濤生見狀,自是滿心歡喜,忙説:“盛情難卻,下不為例。”符佳聽到有人敲門,便匆匆離去。

  道喜費25萬

  為祝賀符濤生提升為文昌市副市長,符佳籌備了25萬元道喜費,以給符濤生兒子購車之名,送給了符濤生。

  “真是雪中送炭,臨近春節正需要錢的時候,善解人意的符老闆卻送來了3000元。這個朋友可交,明白事理懂做人,往後有工程的事,少不了幫他。”符濤生喃喃自語。

  然而,正是符濤生傍上了符佳這個大款,交上了這個朋友,徹底改變了符濤生的人生軌跡。後來,符濤生利用水務局長的權力,先後幫助符佳承攬到文昌市清瀾污水處理項目廠區及污水管網勘探工程、文昌市文教河入海口綜合治理等多項工程。

  之後,符佳多次利用逢年過節的機會給符濤生送錢。案卷資料顯示:從2006年10月至2015年2月,符佳先後給符濤生送了19次共計83.1萬元。其中,最少的一次送3000元,最多的一次送了25萬元。

  那是2012年9月12日,正是符濤生被提為文昌市副市長的8個月後的一天,為祝賀符濤生升遷之喜,符佳籌備了25萬元現鈔,以給符濤生兒子購車之名,送給了符濤生。此時,符濤生喜歡上了符佳的錢,符佳看中了符濤生手中的權,兩人成為赤裸裸的相互利用、雙方各得其益的關係。

  辦案人員尋著線索找到有關為拿到工程給符濤生送錢的證人。據這些人回顧,2008年7月,工程承包商陳學輝,眼見同行符佳承攬到工程,幹得風風火火。不甘人下的他情急之下,四處託人,最終認識了水務局長符濤生,求其幫忙承攬些工程,並承諾事成之後一定重謝。

  陳學輝走後,符濤生思忖再三,幫他攬工程,眼下不好辦,得等機會。不幫吧,重謝二字實在誘人。後來,符濤生下了決心,要體驗陳學輝如何重謝。是年9月初的一天,符濤生出面幫助陳學輝承攬文昌市文城鎮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標段工程。

  聞聽喜訊,陳學輝高興得一夜沒合眼。他想立馬兌現重謝符局長的承諾,可兩萬三萬絕對拿不出手,眼下又拿不出大筆資金。陳學輝明白,言輕莫勸人,禮輕莫送人的道理。他思來想去,這事只能推後再辦。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月過去,符濤生一直等著陳學輝的“重謝”。就在他等得快要失去耐心時,2008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陳學輝給他打來電話説:“符局長真的不好意思,一時沒能籌齊資金,兌現承諾晚了點還請您諒解。”並約好當天見面的具體時間地點。兩人見面後,陳學輝將一個裝有20萬元現金的袋子送給符濤生,然後,各自驅車離開。

  為與符濤生拉緊關係,長期合作,2009年春節前陳學輝又送給符濤生10萬元現金。兩次收下的錢相當於自己15年的工資。過了一段時間,符濤生覺得一切風平浪靜,便放心地用這些錢改善生活。後來,他愈發為自己手中職權的“含金量”而沾沾自喜。從此,符濤生內心的貪慾之門大開,一發不可收拾。

  感謝費20萬

  “符市長,工程的事全靠您誠心幫忙,我這人不會説好聽的話,送些感謝費,表示我的心意。”

  符濤生主管水利工程及瓜菜基地建設等工程,幾年來,只要工程承包商有求於自己,自己能為他們辦事,工程承包商必定會感恩戴德,送財進寶。符濤生認為,工程承包商們個個腰纏萬貫,個個是款爺,一個工程賺的錢夠他們享用幾年。他們發財吃肉時,自己跟著喝些湯也在情理之中。

  2008年4月初,工程承包商曾召聽説文昌市有一項石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文昌市誌坑田洋冬季瓜菜基地建設工程。還聽説,這兩項工程唯有時任文昌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符濤生能説上話。

  於是曾召便捷足先登了。他托朋友引見了符濤生。二人幾次推杯換盞,幾次酒肉進肚,幾多竊竊私語,關係像哥兒們一般。後來,符濤生給有關部門打了兩次電話,也只是舉手之勞,曾召很快拿到了這兩項工程。為了感謝符濤生,2008年7月至2013年2月間,曾召先後6次分別在辦公室、酒店等地送給符濤生24萬元。

  在無休止的貪慾驅使下,符濤生把手中的權力當成了斂財的特權,凡是能夠伸手的地方,凡有求他辦事的工程老闆商人,他都會滿腔熱忱地幫忙。

  到了2013年12月,已是副市長的符濤生,為一個叫帥某某的工程老闆在承建文昌市文城鎮污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提供幫助,使帥某某順利承建了這項工程。“吃水不忘挖井人”,帥某某拿到這項工程後的第3天,他備齊了20萬元現金,接著撥通了符濤生的電話,“喂,是符市長嗎?今晚8點我請您在宣茗茶館喝茶。”“好嗎,我會赴約。”

  放下電話,符濤生想,這麼快找我,是帥老闆要感謝我?還是又有什麼工程的難事。當晚8點,符濤生來到茶館,兩人寒暄了幾句後。誰料,符濤生的臉馬上由晴轉陰,他嚴肅地説:“這工程你千萬記住要保證品質,不能出任何問題,不然,出了事,我會被牽連。”“您就一百個放心,我會保質保量,按期完工。”帥老闆説。又私語了一番,一杯茶還未下肚,符濤生便跟隨帥老闆上了轎車。

  “符市長,工程的事全靠您誠心幫忙,我這人不會説好聽的話,送些感謝費,表示我的心意。”説著將一個袋子交給符。“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太見外了,我們是朋友,以後記住不能再搞什麼感謝的事。”話畢,符回到自己的車上,一腳油門,溜之大吉。回到家裏,他取出袋子裏的東西一看,都是打捆的百元大鈔,整整20萬元。

  在此前的2012年9月,符濤生還利用副市長的職務之便,幫助李政華承攬文昌市華僑農場瓜菜生産基地建設工程,以及幫助李政華承攬的文昌江防洪大整治工程解決徵地、青苗補償等問題。這使李政華十分感激,自己何德何能,不就是有錢嗎?能讓堂堂副市長出面幫自己解決難題。事後,李政華分兩次孝敬了符濤生18萬元。

  贓款239萬

  “從收幾百元紅包開始,到一下子收下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鉅款,我逐漸迷失在權力編織的名利場中……”

  那麼,符濤生從2005年至2015年間收受符佳等12人賄賂共計239.1萬元,這些賄款都幹什麼用了?

  庭審中,符濤生毫無顧忌地説:“這些錢我拿一部分買了一塊地,並建了一個160多平方米的別墅樓,其他部分用於生活開銷。”

  法庭上,符濤生喋喋不休地説:“自己從來沒有主動索賄,都是‘被動受賄’,我本意不想收錢,是他們要送給我,從收幾百元紅包開始,到一下子收下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鉅款,我逐漸迷失在權力編織的名利場中……”

  符濤生辯稱,他從來沒有主動向他人索賄,也從沒有提出過收禮物的要求,和那些“交易型”受賄不同。在工作中,他和這些工程老闆都成為好朋友,他們過年過節來送禮物,是基於朋友之間的情義,係正常的人情往來。然而,在鐵的事實和大量證據面前,符濤生的辯解顯得十分蒼白,沒有底氣,也站不住腳。

  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是否構成自首、是否應當從輕處罰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符濤生認為,他是2015年6月1日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直到同年6月9日才宣佈被接受調查。他在被宣佈接受調查之前便主動交代了案件事實,應當認定為自首。同時,他沒有在工作中違反相關規定,都是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辦事。尤其是他所主持的每一項工程項目,都不存在大的品質問題。

  檢察機關則認為,符濤生不是自動投案,是在接受紀委調查之後才主動坦白,如實交代自己的不法行為,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符濤生沒有索賄行為,但也並非是“被動受賄”。再則,符濤生手握實權,行賄者正是因為他手中的權力才和他做朋友,過年過節送錢也是因為符濤生完成了他們的“請托事項”,這和正常人情往來存在本質區別。

  緊接著,符濤生見自己辯解被公訴人有理有據地駁回,便改口説:“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走上領導崗位,可惜,我沒有好好珍惜,意志不夠堅定,才慢慢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在最後陳述中,符濤生稱,30多年來,他為文昌的經濟發展做了很大努力,但也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他甘願認罪服法,並盡力全部退贓。然而,他和那種赤裸裸的交易型受賄不一樣,他是被動的,因為有時候“想説不,真的很難”,希望法庭能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4年7月,符濤生在“威馬遜”超強颱風襲擊海南文昌期間,曾連續4天坐鎮指揮救災,他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説:“我老家也在翁田,我的家也損毀了,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機會回到家裏看一眼,我的心裏面很沉重。”符濤生的話當時感動了很多人,贏得眾人好評。

  然而,就在符濤生接受媒體採訪後的11個月,便翻船落馬,成為了令人不齒的腐敗官員。符濤生的墮落,向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手握實權的領導幹部,再次敲響警鐘,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旦放鬆警惕,私欲抬頭,就會貪慾大發,蛻化變質,身陷囹圄,後悔莫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