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發改委官員稱中國鋼鐵企業不存在出口傾銷

2016-08-09 20:42:5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肖中仁):針對日前有外媒報道稱,中國鋼鐵業以低於生産成本傾銷鋼材,以及去産能遭遇挑戰等話題,中國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9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鋼鐵業出口不存在傾銷問題,企業能夠實現利潤。不過,他也坦言當前中國鋼鐵去産能面臨挑戰,未來將加大去産能力度。

  國家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巡視員夏農當天表示,從全球來看,中國鋼鐵工業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不是來自政府補貼,而是來自企業自身。目前,世界上最現代化、最大型的鋼鐵生産裝備大多在中國,比如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300噸以上大型煉鋼轉爐,等等,這些設備運行狀況良好,能耗低、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他還強調,中國鋼鐵企業出口不存在傾銷問題,“實際上,以去年出口的板材為例,平均價格為3670元/噸,我們國家去年板材平均價格最高不超過3600元/噸,所以貿易過程中根本不存在傾銷,企業完全是有利潤的。鋼材貿易本質上還是市場行為,貿易能夠發生和進行是源於進口國的需要,也是源於進口國消費者綜合比較性價比等因素後的自主選擇。所以我們覺得應當全面、冷靜、理智、客觀的看待貿易這種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鋼鐵貿易今年在美國還遭遇了“337調查”,寶鋼、河鋼、武鋼等40家中國龍頭鋼企被美國鋼鐵集團公司列為了起訴對象。夏農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鋼鐵産品“雙反”的升級,屬於重復救濟,濫用貿易限制措施,是對世界鋼鐵正常貿易秩序的嚴重損害。夏農表示,化解過剩産能,全球應當共同努力,“鋼材的貿易主要是市場行為,主要是供需雙方的需求才産生的,對於産生鋼材貿易的糾紛和摩擦,應用審慎、克制、規範的態度。産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鋼鐵業共同來積極應對,而不是採取貿易救濟、限制市場公平競爭的辦法。”

  鋼鐵産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數據顯示,中國近年來的産能利用率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也高於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2015年全球産能利用率為69.7%,按2014年産能數據推算,2015年中國産能利用率將達到71.2%。

  當前,中國採取的化解過剩産能措施成效正逐步顯現。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鋼鐵産量同比下降1.1%,價格回升,3月份鋼鐵全行業當月實現扭虧為盈,4月份起實現累計扭虧。按照計劃,今年中國將壓減粗鋼産能4500萬噸左右。不過,截至7月底,鋼鐵行業去産能僅完成全年任務的47%,總進度不理想。對此,夏農透露,未來中國將加快去産能工作步伐,確保完成5年化解粗鋼産能1億-1.5億噸,“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處置僵屍企業,另一方面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企一策,在堅決處置僵屍企業的同時,同時確保社會穩定和良好金融秩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