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衛星為新疆油氣管線保駕護航 助力生態保護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嚴 王菲 特約記者 邱學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地廣人稀,日照時間長,全年降水量少,這些都為高分衛星的觀測提供了有益的條件,那麼高分衛星數據在新疆都發揮了怎樣的獨特的作用呢?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境內多山地,日照時間長,降水少。新疆吾維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蘇國平介紹説,就是因為具備了這些特有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得新疆較早的開展了高分衛星應用,在多個領域發揮了不俗的作用,“我們新疆開展遙感應用也是最早的,面也是最廣的,最早是林業、水利、畜牧業、國地、氣象、地質這些都是最早應用的。應該説高分技術的擁有和發射、使用確實給新疆生態環境,自然地理狀況,資源情況的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新的技術手段。”
新疆一直十分重視生態保護,但是由於地域廣闊,山林草地面積眾多,如果全部以人力來監測維護生態環境顯然力不從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星應用中心總工程師李虎表示,高分衛星數據對新疆生態的恢復和保育起到了關鍵作用,“新疆這麼大,利用常規的技術我們不可能知道你哪毀林了,哪毀草原了,那麼怎麼辦呢?就要利用我們的衛星技術。這是我們2015年利用高分二號的數據對百里畫廊那一塊兒(監測)生態破壞的情況,紅色的區域是違反國家計劃超採的部分,超出的部分要接受罰款的。這樣地方政府通過我們的衛星數據再找到水電開發部門,把數據拿出來,一聲都不吭就交罰款。所以説這對我們新疆生態的恢復和保育十分有用,直接起到了關鍵作用。”
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陸路能源大通道,其境內有綿延萬餘公里的輸油輸氣管線,很多管線都經過地質災害高發區和無人區,這為管線的維護與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一旦油氣管線遭到損壞,將給下游幾億人口的生産、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針對這個問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星應用中心主任黃新利介紹説,該中心正在與相關應用企業展開試點,讓高分衛星影像彌補無人區人力無法監測的問題,“新疆現有輸油輸氣管線14000多公里。管線大量經過無人區,地質災害頻發區,現在管線的維護基本是依靠人力,加上無人機等,如果發揮衛星技術,將會減輕維護工人的工作量,包括冰蓋地區人是上不去的,就特別的需要衛星技術, 尤其需要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的技術,來實現對管線的監測和管護,同時在災害發生的情況下我們能預警,災害發生後我們可以把救援現場的畫面傳到指揮部,不用到現場就可以指揮救援。目前,我們已開展了一些實地的應用。”
據了解,截止2016年5月,新疆衛星應用中心已經與46家單位簽訂了高分數據使用協議,向全疆免費分發高分一號衛星數據2萬餘景(景:是遙感衛星中的面積單位,就是衛星在對地掃描時一次拍攝下的範圍的面積大小,一般來説一景相當於60公里×60公里,約3600平方公里的區域。),數據量約12T,覆蓋全疆所有地州市。這些高分數據分別應用到環保、農林、水利、草業、氣象、地礦等多個領域。
據悉,接下來,新疆自治區衛星應用中心還計劃把高分衛星影像産品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讓中國的高分衛星惠及更廣闊的區域。黃新利主任介紹説“我們想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把咱們國産衛星數據推廣應用到中亞區域、南亞區域,甚至到歐洲。我們通過高分一號(衛星)也做了幾個中亞國家,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衛星影像圖,我們想通過科技合作等多種形式,能夠把我們國産的衛星數據推到國外,這樣應用前景還是很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