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茂蘭自然保護區張雁泉:讓"扶貧攻堅"與"生態建設"雙提升

2016-08-11 09:54:3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文俊 王慶江 黃靜):世界自然遺産地貴州荔波茂蘭,被譽為“地球綠寶石”。這片“石頭上的森林”,在保護者眼裏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態區,而在當地村民眼裏則是賴以生存的自然寶藏。如何實現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雙提升,曾經是困擾當地發展的巨大難題。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幹部張雁泉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世人提供了破解這一難題的有益經驗。

  張雁泉從小熱愛大自然,1995年,他正式成為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三岔河管理站一名幹部。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他想像中那麼美好,除了與花草樹木為伴,他還得和偷獵盜伐的村民在深山老林打遊擊。張雁泉至今還記得剛剛調入管理站時的情景,“一打聽到晚上某個地方可能有木材拉出去,我們就蹲點守候,人家一拉來了,馬上把他攔下來進行處罰。”

  在當地村民的眼裏,茂蘭的一草一木,飛禽走獸都是老天的饋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是他們祖輩先人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然而就在1988年茂蘭成為國家級保護區後,村民們伐木狩獵的生路被切斷,生態保護與村民生存尖銳對立、矛盾紛呈。於是巡山護林的工作人員就成了村民的“敵人”。當初的張雁泉巡山護林從不心慈手軟。他深知喀斯特地貌的石頭上長出手腕粗的一棵樹要一兩百年,一旦遭到破壞,根本無法恢復。可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張雁泉看到了保護區裏除了保護還有民生。

  1997年,張雁泉抓了一位砍樹的村民,並處以罰款五十元,可是罰款遲遲未交,他跑到村民家中一看,頓時心就軟了。那家村民家徒四壁,床上就是一些稻草,房屋就是透風的,天上下大雨它下大雨,拿些盆盆桶桶來接水。村民家的情況看得他直掉眼淚,當時就決定替那個村民代繳罰款。還有一次,村民歐萬書因盜獵獼猴被判了十三年,去抓人的時候,歐萬書還在上初中的女兒歐盛鳳突然跪在地上,向著警察苦苦央求。張雁泉回憶道:“她就跪在警察面前,就説你們把我爸爸抓走了我讀書怎麼辦,我們家庭呢怎麼生存,就哭,然後她又跪在她爸爸面前,説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就完了。所以當時呢,嘖!也心裏面覺得很心酸。”

  家徒四壁的村民,小女孩的哭喊,觸目驚心的一幕幕刺痛了張雁泉,迫使他換位思考。過去那種只講保護不顧民生,僅靠抓人罰款並非治本之策,要守護好兩萬公頃的茂蘭保護區,必須幫助保護區內群眾尋找新的脫貧致富之路,這才是保護區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根本大計。在思索探尋中,管理局于2002年成立了一個新的科室——社區發展科,張雁泉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張雁泉説:“(社區發展科的)職能呢就是為社區服務,從源頭上去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發展生産,幫助他們勤勞致富,用這種方式來解決保護區與群眾對立這種矛盾。”

  除了向村民推廣人工種植藍靛的技術,帶領村民到四川學習竹編手藝,發展生態旅遊、協助村民開辦農家樂,張雁泉還當起了免費導遊,為村民拉生意,“我們要從外面去跟他們聯繫遊客,安排好了以後呢,我們要從荔波買雞啊,肉啊,白菜啊,拿來這個地方給它煮好,等人家去玩了回來以後呢吃,通過這樣以後慢慢慢慢的才帶起來的。”

  就在為村民找生意的時候,張雁泉受到一位北京遊客的啟發,于2004年創建了一個名叫“愛存青山”的博客,通過網絡發起愛心倡議,先後有130多個基金會和張雁泉聯繫,籌集資金兩百多萬元,資助大山裏的兩千多名貧困學子。曾經跪地哭喊的女孩歐盛鳳就是獲得愛心捐助的學生之一,如今她已是貴州民族大學的一名學生。在《黔南驕傲》的頒獎典禮上,面對曾經帶走父親的“仇人”,歐盛鳳的一席心裏話讓張雁泉感動得眼含淚水:“張爸爸,我想對你説,那時候我很恨你,但是,現在我不恨你了,我很愛你。”

  張雁泉只是貴州全省努力推進綠色發展的千千萬萬先進典型中的一員。近年來,貴州按照習主席“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産力”的指示,既注意補上發展的貧困“短板”,又努力做好“大數據、大旅遊和大生態”的“長板”,從而讓當地百姓從綠色發展中獲得更多紅利。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生産總值達4936.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5%。這樣的成效也更加堅定了貴州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決心,當地在保住青山綠水、發展生態産業的同時,力推精準扶貧、綠色扶貧,逐步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的發展之路,實現了“扶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的雙提升。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