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南海部署火箭炮改變不了中越力量對比格局
近期,南海問題不斷升溫,中美大國博弈、中菲南海仲裁案此起彼伏、日本插手南海問題……而越南這個佔領南海島礁最多的國家也開始不甘寂寞,悄然出手:據路透社8月9日報道,有西方官員透露,越南已在一些南海島礁上悄然強化防禦,部署了新型機動火箭炮,可對周邊航道、船隻及島礁實施打擊。一些西方外交和軍事官員向路透社透露,近幾個月來,河內方面已經把火箭發射器從越南本土運到南沙群島上的5個基地。這些官員透露,越南在南沙群島上部署的是其最近從以色列採購的EXTRA火箭炮系統。該火箭炮有效射程達到150公里,可攜帶150公斤重的彈頭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打擊。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在永暑、渚碧、美濟3座島礁上建設的飛機跑道及軍事設施已經在越南控制的21座島礁的攻擊範圍之內。報道説,這些發射裝置成功避開了空中監視被運送到島礁上,但現在還沒有完全部署完畢。未來兩到三天內,火箭彈會被運到這些基地,從而完成部署。
越南之所以在此時選擇將火箭炮系統前沿部署,自有其戰略考量。越南認為,在其與中國長達千年的對抗中,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從陸上山地強行進入其境,越北部崎嶇山地,沿著細長的腹地延伸,後方補給困難重重,前進難以為繼。而強大海軍一旦在海上展開,地形上猶如絲瓜面對快刀,可在其細長之海岸線任意一點登陸,其北方與我雲南、廣西接壤的巨型“頭部”地區立刻陷於陸上被合圍的困境,從而改變千百年來傳統中越軍事態勢。強大的中國海軍將使越南在北部軍事部署上進退失據、手足無措,這一“以海遏陸”地緣軍事戰略態勢無疑會影響其戰爭與和平的外交選擇。因此,在南海問題上,越南不惜血本與中國對抗,不顧國際公理與道德,對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正當行為進行挑釁。
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海上實力的加強,越南發現這種挑釁正在變得越來越難。根據美國國防部2015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顯示,解放軍海軍目前擁有的艦艇數量亞洲最多,其水面艦艇、潛艇、兩棲戰艦艇和巡邏艇的數量合計超過300艘。中國正在加速退役老舊艦艇,換裝配備先進反艦、防空、反潛武器和探測器的大型多用途作戰艦艇。自2008年以來,解放軍海軍一直在推進一項穩健的水面艦艇建造計劃,包括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2014年,最後2艘“旅洋II”級(052C型)導彈驅逐艦服役,使該級艦的裝備數量達到6艘。此外,首艘“旅洋III”級(052D型)導彈驅逐艦于2014年服役。該艦配備多用途垂直髮射系統,能發射反艦巡航導彈、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艦空導彈和反潛導彈。2015年,中國還可能啟動排水量更大的055型“驅逐艦”的建造,該艦外形更像導彈巡洋艦而不是驅逐艦。中國一直在持續建造“江凱II”級(054A型)護衛艦,目前已服役17艘,另有5艘處於建造的不同階段。這些新型驅逐艦與護衛艦極大提升了中國海軍的區域防空能力,對中國海軍脫離岸基防空系統的掩護、將作戰行動擴展至遠洋至關重要。反觀越南,儘管斥鉅資引進了“獵豹”級導彈快艇、“基洛”級常規潛艇等裝備,卻顯得東拼西湊,不成體系。然而,現代戰爭的打法恰恰是體系對抗。在這方面,中國享有對越南的巨大優勢。而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更進一步加強了在海上的優勢,使越南如坐針氈,在南海部署火箭炮成為其反制中國的一個舉措。
總體而言,就是使該型精確制導火箭炮能夠在面對中國優勢海上力量時發揮海上區域拒止和非對稱作戰的作用。具體地説,EXTRA火箭炮系統射程遠、威力大、射擊精度高,可以對水面和陸上目標進行打擊。在未來的中越海上衝突中,越南並不追求對海洋的控制,但是要嚴防中國對海洋的控制,即不能讓中國能夠自由而不受妨礙地使用海洋。這是弱國在海上對抗中對付強國的思路,被稱為海上區域拒止。再退一步説,也許越南連阻止中國獲得制海權都做不到,然而,該型火箭炮的裝備將會使中國奪取制海權付出更大的代價。從中越海上對抗的態勢來説,越南無法與中國全面對抗,通過裝備這種火箭炮來增加中國奪取制海權難度的思路無疑具有非對稱作戰性質。
此外,越南選在這個時候在島礁上部署火箭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前正值中國為維護海洋權益與日本激鬥正酣的時候——前不久中日戰鬥機在東海上空“纏鬥”,最近日本抗議中國漁船和公務船隻出現在釣魚島海域,另外又傳出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日本打算就東海大陸架問題起訴中國。中日之間的海洋爭端強度前所未有。越南選在此時部署火箭炮,一是認為中國騰不出手來對此進行反制,從而造成既定事實;二是如果中國出手,越南可以成功在國際社會中塑造中國為了爭奪海洋權益而四面樹敵的好鬥形象,從而佔據輿論和道德的制高點。從這一點來説,越南的行為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然而中越之間的大勢決定了火箭炮部署到島礁不會改變現有格局。中國在南海維護政當海洋權益是國際共識,且作為世界上遠程精確火箭炮技術最先進發達的國家,中國對付火箭炮的經驗也是最豐富的。越南此舉最大的意義大概不是給解放軍添了麻煩,而是給本就不寬裕的防務資源又切走一塊蛋糕。(馬堯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