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71個戰敗日:創傷未愈,和平誰來守護?
中新網8月15日電 (何路曼)“朕鋻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1945年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15日成為日本二戰的“戰敗日”。雖然已經過去71年,但那場戰爭造成的巨大傷害,至今仍讓人無法忘記。
【慣例】
每年的這一天,日本都要舉行追悼儀式,包括日本天皇、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各地方政府、政黨等均出席追悼儀式。
追悼儀式上,日本時任首相或發表追悼致辭,或以“內閣決議”形式發表“談話”,表達政府對二戰的立場與觀點。因此,這裡也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亞洲各國關注的焦點。
日本首相們面對歷史的態度,是日本戰後如何構建與曾經的戰爭受害國和平相處的前提與基礎,事關重大。
【態度】
“日本將牢記二戰的教訓,把事實告訴下一代,不讓戰爭重演” ——1983年至1992年,中曾根康弘、竹下登、海部俊樹和宮澤喜一。
“日本宣佈永久放棄將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糾紛的手段,向所有戰爭犧牲者及其家屬表示哀悼,不讓戰爭再次發生”——1993年8月15日,細川護熙。
“要深刻反省,同有關各國建立更加信賴的關係,努力解決戰後各種問題,不允許戰爭重演”——1994年8月15日,村山富市。
“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週年之際,“村山談話”。
根據資料顯示,1996年至2000年,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和森喜朗先後在致辭中表示“反省”和“不戰”,但未提及“侵略”和“道歉”。
此後,在2001年至2006年的致辭中,小泉純一郎均只表示“反省”和“不戰”。
2007年8月15日,安倍晉三在首任首相任職期間發表的致辭中表示,在反省戰爭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日本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
2008年至2012年,福田康夫、麻生太郎、菅直人和野田佳彥先後在致辭中表示“反省”。其中,福田康夫和菅直人重申日本不要戰爭的誓言。
2013年至今,安倍晉三在第二任首相任職期間的連續兩年致辭中,沒有觸及1994年村山富市以來日本歷代首相必提的“加害責任”,並且以“和平誓言”替代“不戰誓言”。在戰後70週年談話中,安倍僅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立場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背負“謝罪的宿命”。
【今年不“拜鬼”】
今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決定8月15日不參拜靖國神社,但將以日本自民黨總裁身份私費供奉祭祀費。
據了解,安倍于2012年12月再次奪得政權施政之後約滿1週年,于2013年12月26日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引發鄰國強烈抗議。
2013年至2015年,安倍都沒在8月15日這天前往靖國神社參拜,而請代理人以私費奉納祭祀費。
今年將是他連續4年沒在“戰敗日”這一天前往參拜。分析稱,安倍此舉主要是“顧及”與鄰國,以及希望東亞地區穩定的美國政府之間的關係。
【終戰與戰敗】
71年前的今天,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但在伴著電波雜音播出的《停戰詔書》中,卻並未出現“投降”字眼。直到今天,日本對“8•15”的稱呼仍未統一。
這個日子已被安倍政權等美化為“終戰日”。“終戰日”,顧名思義,就是結束戰爭的日子。但是,是誰終止了那場戰爭?被終止的是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在日本,這些問題並沒有被提起,也沒有被深究。
日本對戰爭罪行的追究並不徹底,因此,逃避責任的思想留下了種子。戰爭結束了,但其留下的創傷仍未完全癒合,而守護和平的命題也仍將一直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