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陜西靖邊縣扶貧移民 助力農戶快步奔小康

2016-08-18 11:12: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白于山區移民戶移民搬遷前居住的土窯,條件十分艱苦(攝影 陳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陳重):陜西省北部的白于山區位於黃土高原腹地,這裡地表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因為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被稱為“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這裡的農民,不僅面臨交通難、看病難、上學難、吃水難等問題,一些農戶甚至還面臨溫飽問題。

  今年47歲的張有剛異地搬遷之前,祖祖輩輩都生活在白于山區畔溝鄉的沙崾村。由於土地貧瘠、乾旱缺水,那裏的村民一直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遇上不好的年景,全家人都得餓肚子。雖然村子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通了電,但是村民的吃水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村民每天都要趕著毛驢去山下水源地馱水,來回要走上一個多小時。張有剛説:“我們那兒都是山區,土窯洞。我們那裏山大溝深,交通也可不方便。吃水都是趕上驢車,去溝沿下去馱水。主要就種些豆子、玉米,收成不好,一年也就將夠維持生活,有時候連生活也維持不了。就是毛驢馱水心膽寒,反正有女兒也不嫁我們那兒。”

  2011年8月,榆林市靖邊縣啟動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為山區農戶修建現代化的新型移民社區,分批次安排山區農戶搬出山溝溝,到了城鎮居住。2015年夏天,張有剛一家喜遷新居,住進了海則畔移民社區二區一套80多平米的兩居室。這套兩居室招標價約11萬元人民幣,經過政府補貼後,張有剛只交了3.2萬元就買下了。新房子寬敞明亮,水、電、氣一應俱全。張有剛的妻子袁小寧談起自己的新生活,樂得合不攏嘴:“那陣兒都沒想過,一直都沒想過能住到樓房裏頭。房子住得好,做飯嘛,你看不用燒柴,不用拉水,可比我們老家方便多了。氣一打開就有,以前嘛要燒柴,在老家燒柴遇上點雨,點也點不著火。現在你看可方便了。”

  不過高興之餘,張有剛也有新的擔憂:種了一輩子地,進了城,靠什麼生活?

  作為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政府想農民所想,積極幫助移民戶在城裏實現就業,為此還舉辦了電工技術、汽車駕駛、電腦操作等各種免費的培訓班。有高中文化水準的張有剛,通過技術培訓,很快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他説:“那陣兒還有點擔憂的,我們都是靠種地為生,剛讓上來那陣兒怕沒有合適的生活(工作)做。經過政府(組織)的培訓以後,我們學到了一定的長處。我選擇了電工技術專業,也找到了適合的生活(工作)。我現在就在這個小區當電工。一個月收入3000來塊錢,滿意嘛!”

  張有剛所説的小區,就是他所居住的海則畔移民社區二區,位於靖邊縣城以東4公里,是一個集城市化、工業化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城市移民社區,2011年8月正式啟動建設。整個社區規劃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計劃安置白于山區群眾8720戶,共36790人。這個移民社區全面建成後,將根本上改善白于山區群眾的住房、上學、就醫、用電、用水、通訊等生産生活條件。

  實際上,移民搬遷工程給農戶帶來的遠不止是生活條件的顯著改善,最重要的是為農戶的增收創造了更多的可能。首先,為移民戶在城鎮就近務工、創業提供了新的機會,增加了農民工資性收入;其次,通過加速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增加了農民的生産性收入;此外,政府通過扶助移民戶建房或買房,還直接增加了農戶的財産性收入。靖邊縣扶貧辦副主任劉忠琪介紹説:“我們這個移民點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原居住地的産權都不變。他原來的耕地、他的林地、他的土地都還屬於他。那麼有條件的農民和有空的農民的話,在春季回去種上莊稼,再上來在城裏邊打工,兩不誤。所以有了兩份收入,一部分是他原住地的種植業收入,另一部分是他進城的一些打工收入。所以基本上就能滿足、保證他到城裏的消費。政府從多種渠道上,來給這些貧困戶、進城移民戶傾向扶持,讓他們再也不能過過去那種苦日子了。”

  據悉,截至2016年5月底,靖邊縣已有6792戶29028人像張有剛一樣完成了異地搬遷,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